育人,得把握好目标

    原创分享300天  20190626

育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毫无疑问,但在如何育人方面,却有着很深刻的分歧。

美国教育学家戈登.梅尔文,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在这种看法里,让学生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的确能够使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大增,并且效果也非常好。

初看起来,这样的做法似乎特别有道理,是尊重人性的选择。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在这方面进行引领,关注孩子的成长。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兴趣,可能有利于他今后的发展,也可能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倘若完全以他的兴趣为中心,而未对他的兴趣是否合适,是否对他人、社会有利进行考虑。这样持续下去所形成的片面发展,对其本人和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如同生活中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自己就光吃它,而不喜欢的则不予理睬,这样的话当时一定会特别开心,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一定会导致某些方面的元素过剩,某些方面的元素缺乏,最后是人体生病。

生活中吃东西是这样,而你所从事的工作,一定是原来你特别感兴趣的吗?真的不一定。再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然而,你的工作一定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吗?即使你感兴趣的工作里面所做的内容,全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吗?可能完全一致者有之,但不完全一致者一定是绝大多数。

从现实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己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都得进行。具体进行什么?怎样进行,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考虑,而不能单单从个人的兴趣一个方面来考虑。否则在这样的问题上所走的则是,极端道路,是畸形的,片面的,既不利己,更可能不利人。

对于戈登先生的看法,它突出了个性。的确能够使个体的个性得以张扬,可这种看法最终导致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出现脱节或冲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全面的,而个体的则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有的地方超热,有的地方超冷,使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残缺,这样的社会是不和谐的。

对于乌申斯基的看法,他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把个人的和集体的关系协同考虑,使个人和集体之间和谐发展。一个和谐就把个人的兴趣考虑在其内,更考虑到个人与社会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现象,为今后的个人促进社会的发展,或者说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乌申斯基不是排斥自发的兴趣,而是反对过分的强调。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也是挺重要的,毕竟对个人的发展有利,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有于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对孩子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或许活动中,孩子们就收获到了很多,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有的时候,在活动正常发展中出现了意外,就必须要加以引领。所以,过于偏激的看法,会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方向失误,或者片面认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是最大的不利因素。

如同带孩子到大自然里去学习,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然而你仅仅把孩子带到大自然里,不加以引导,就把这个作为活动的结果的话,可能出现的结果会有很多,其中有的对孩子的发展特别不利。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这是一个学习的媒介,借助于对大自然的观察、思考,形成了孩子的思考力,观察力,想象力。也就是说,利用大自然这个工具,实现孩子认识大自然的这个能力。而如果一味的强调过程就是结果的话,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甚至会阻碍了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注教育,我们不能不考虑与人的目标和方向,否则出力不讨好之事必将重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人,得把握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