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就是个捡破烂的

文 | 彦翔

1

你是不是经常感觉自己的手机内存和电脑硬盘不够用,当你想安装点APP、拍点照片、下载写资料的时候就发现没地方放了?

于是你就开始考虑换一台内存更大的手机,电脑上加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

但实际上无论你怎么做,最后还是会发现所有载体的容量空间再大也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2

书架上放着各种文学著作、科技读物、工具教材等几十本书籍

手机阅读APP里收藏了过百本免费电子书

浏览器上收藏了几百个网页

硬盘里存放了过百G的视频资料

文件夹里保存了几千份文档

手机上安装了上百个APP

手机相册里存了几千张照片

这些基本就是我们储存空间里存在的东西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井喷和资料获取成本下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把自己关注、爱好的数据收集起来。

收集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想 “先存着,反正不用钱”、“总有一天我会用上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你收集的数据里,有多少是你真正浏览或使用过的,频次有没有超过1次以上?

其实,很多时候收集这些数据除了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绝大部分并无实际作用,数据免费得来,心理就容易不重视,从被免费获取的那一刻起,或许就注定了变成硬盘垃圾的命运。

4

在我们收集数据的时候总以为将它们存放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就能自然而然的成为知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想法。

因为你只是拥有它们,但并没有好好的运用,从始到终它们最多也只能称之为资料而已,并不会无缘无故变成你的知识。

正常来说我们的大脑是负责处理信息的,而工具是用来收集数据的,从这点看来我们的 “收集癖” 并没有什么毛病。

但很多人忽略了收集之后的步骤:学习、提炼、整理。

我们收集数据为的就是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初步学习完毕后,我们再进一步的进行信息提炼,最终组成读书笔记、听课笔记、文案纪要等等,这时候才能成为我们需要的知识。

每当我们翻查这些整理后的资料时,就能很快的了解到相关数据的核心重点,而无需重复阅读学习。

对于已经筛选过的原始数据,我们可以考虑删除,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容纳新知识。

听完课,我们应该写下听课笔记。

5

对于手机APP,如果我们短时间内都无法用到,那就应该删除了,不要有那种“或许某天能用上”的想法,那一天估计等到你换手机也不一定能等来,而且现在流量资费越来越便宜、WIFI也随处可用,真的要用再下载也不迟。

手机相册里存放几千张照片的人更是自寻苦恼,你总以为这些照片会便于翻看,但实际上你真正经常翻看的又有多少?而且存在手机里最大的风险就是数据遗失,一但手机坏了、丢了、被偷了,你连哭的地方都没有。最好的办法还是定期备份到电脑上的分类文件夹里,然后再清理手机上几乎不看的相片,释放更多的空间出来使用。

有收集数据的习惯固然是好,但无节制的收集且不加运用,那你跟捡破烂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况且捡破烂的好歹也能卖几个钱,而你收集的那些伪资料最终也只会变成 “垃圾” 而已。

找一天好好清理一下自己手中的 “破烂” 吧,不要舍不得,你用不上的东西都没任何价值。

from 店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实你就是个捡破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