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父母嫌985儿子丢脸:优秀的父母,孩子更容易挫败?

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最近,一则新闻令人感动。

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当晚,校长带着老师,一行50来人坐着9辆车,抱着烟花浩浩荡荡来庆祝。因为要走30里的山路,进村儿天都黑了。

村民们也跟过了年似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连路灯都没有的村子,夜如白昼。

姑娘的父亲说,自己一直在外打工,听到成绩时激动落泪。这是真正全村的骄傲,天大的喜事儿,值得这么庆祝。

随后,清华北大的老师轮番上演抢人大战。网友们也盼着姑娘选个好专业,改变全家人的命运甚至福泽全村也说不定。

最终,钟芳蓉因为喜欢历史,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小姑娘的家人没说什么,网友先站出来反对——

“考古?就业的时候分分钟教你做人”

“这种家庭就应该报以后赚钱的专业”

“估计老师们都失望了,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专业”

“农村家的孩子,乱填志愿”

话里话外,小姑娘做了一个不明智的决定。家穷就不配追求理想,赚钱才是硬道理。

且不说这个想法有多狭隘,主要是一竿子掀翻了太多人。合着乡里乡亲的庆祝都是有所图?合着考古行业的人都要饿死?

面对质疑,钟芳蓉回应称:自己就是喜欢历史和文物,同时也受到了樊锦诗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

樊锦诗,201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63年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40多年,被称为“敦煌女儿”。

是真正的文物大家。


这则新闻之所以感人,在于这个女孩出身寒门,却不慕名利,能坦荡追求自己所爱。

她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女儿从一岁开始,就由爷爷奶奶带着,在学习方面从没让人操过心。女儿把钱看得很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更开心。

穷人家的孩子,有时吃碗麻辣烫都觉得罪恶。她却能幸福得如此踏实,令人羡慕。

这也是很多父母的疑惑:

家庭条件不好,缺少父母陪伴,为什么一个留守孩子这么棒?再反观那些足够“优秀”的父母,为什么孩子却那么叛逆。

我曾经的一位来访者妈妈,说自己和孩子爸爸一个企业高管,一个学校副校长,算是还可以了吧,但孩子就是“油盐”不进。

不是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吗?父母优秀,孩子不应该有样学样吗?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本质上并非如此。

这可能关系到父母以及身边其他人对孩子的期待,而且这些期待可能会内化成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当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总是不尽人意时,他会失望,挫败,自我怀疑。

父母优秀不外乎就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

但从教育的角度,同样的“优秀”,不同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

根据父母和孩子对于优秀的接纳程度,一般可以分为这四种情况。

1.父母和孩子,都能接纳彼此的优秀或者不优秀

孩子认为得父母是自己的骄傲,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

父母只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高要求,不苛求孩子及家人。父母不把对自身的期待,投射到孩子上。允许孩子不如自己,也鼓励孩子能够做出自己的成绩。

这种“接纳”就是我们所谓的言传身教,也是父母和孩子“双优秀”的最好途径。

2.父母接纳自己的优秀,孩子却不能面对诸多的期盼

对于父母过于优秀,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并且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认为将永远输给他心目中完美的父母。

孩子害怕努力,怕面对努力后依然失败的结果。他也怕自己不够努力,似乎这样就不配做他优秀父母的孩子。

矛盾之下,孩子内心充满挫败感,无法认可自己。

这种家庭,如果父母“接纳”的能力足够强,充分给孩子自由,可能孩子也能慢慢接受自己。

由于父母的接纳,也许等孩子长大后,他们能够摆脱已经内化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3.孩子接纳父母的优秀,父母却不能接纳孩子的平庸

我们常说“医生家孩子总生病,老师家孩子成绩差”,根源就在于此。

孩子能够接纳父母的优秀,也觉得自己可以不好,能够看到父母和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一定要像父母一样生活。

但父母觉得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凭什么不优秀,会反思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还是孩子有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失望,本质上是对自己的失望。父母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也不能接纳孩子的不足。将失望的矛头指向对孩子,就能缓解一些对自己的失望。

这类父母觉得自己够优秀、有优势,能替孩子作决定,掌控孩子的人生。

父母在不断强调优秀、强调期待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反向形成。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意志,回避屈从权威的羞耻感,只能朝反方向努力。

4.孩子不能接受优秀父母带来的压力,父母也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父母对孩子失望,孩子也对父母失望。

也许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可是他拥有的是永远替他做决定的“班主任”。

《变形记》中,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无是处”,网瘾、逃学、打架、高消费……

在潜意识的层面,这些孩子不敢优秀,他们只能用“足够糟糕”来对抗父母的高期待。

优秀又忙碌的家庭,在一定层面上都会剥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孩子不屑于父母的优秀,因为父母的成绩是自己的“情敌”,抢占了父母本应给予自己的陪伴和关注。

所以很多父母孩子一见面就针尖对麦芒,双方都痛苦。


之前看到过一个北大教授家孩子的经历,别人都觉得他出身好,自带光环,含着金钥匙出生。

父母都是北大学子,留学归来后回校任教。不仅父母优秀,他们身边的人也都是名校教授,清华北大、剑桥哈佛都司空见惯。

所以孩子不管怎么努力,父母都觉得这是件很平常的事。孩子最后只考上了一所985院校,这对于他的家庭,也成了一件让人丢脸的事情。

父母成了他的天花板,够不到,也超不过。

他甚至没有和父母谈过心,当他的老师听他“吐槽”完之后,他说:“老师,谢谢你,我从没和父母倾诉过。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纡尊降贵听我抱怨,每天都忙,哪有空听我的烦心事。”

“取悦”父母是孩子的天性,有的父母能被一个吻取悦,有的父母能被一张成绩单取悦,也有的父母只有稳坐年级第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取悦。

当孩子发现父母难以取悦的时候,他们最开始会加倍努力。

但随着父母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取悦父母变得越来越难,孩子一想到父母的期待,就会联想到父母嫌弃的眼神,失望的表情,索性就不再取悦,彻底放弃。

孩子会觉得,我的爸妈太优秀了,而我不够优秀,不配被爱。

父母或者其他人给予的“高期待”,会内化为孩子对自己的期待。他们心里住着的是一个完美父母,自己永远会输给这个完美的父母。

其实,很可能父母本身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小时候,他们做错一点事就会被责骂,并且会被冠以“爱”的名义。

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否定、屈辱本身就是爱,能让人上进。自己现在的成就,就是这种教育方法最好的证明。

所以对自己的孩子,他们选择以同样的方式“爱”下去。

优秀的父母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优秀像一个磁场,它会吸引来很多其他问题,无形中给孩子诸多压力和期待。


那父母到底能不能优秀,该不该优秀?

答案是:我们可以做优秀的自己,但是没必要要求孩子同样优秀。

即使我们在某个领域很出色,但我们无法代替孩子长大,也不能代表我们替孩子做的决定就是正确的。

随着孩子成长,他们所需要的爱,是浓度逐渐稀释地退出。

《我是演说家》中,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母亲充满哀伤,你敢快乐吗?

她给出的答案是:可能这种快乐,形同一种背叛。我们宁愿赔尽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乐。

父母优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眼睛里的失望,可怕的是周围形成“高期待”的气场。

我们可以做一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优秀、出色的个人,也应该做一个“刚刚好”的父母。

不管父母本身是否优秀,都应该保持与孩子之间的边界,不入侵不破坏;有能力自得其乐,不依赖;能接纳自己的好,也能接纳孩子的坏。

我们当然应该做最好的自己,但这并不是为了逼迫孩子同样优秀,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作者简介:滑洋,大成心灵学院创始人,中国海普斯诺动力催眠学院催眠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临床催眠治疗师,亲子关系PET教练,亲子沟通培训导师,《青少年学能提升训练》教材编委成员,广州公益心理咨询巡回导师,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大父母嫌985儿子丢脸:优秀的父母,孩子更容易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