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

乾元元年(758),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安史之乱的余韵还在冲击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杜甫一路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百姓疾苦深深触动着诗人敏感的心,于是,“三吏”、“三别”的辉煌篇章诞生了。华州一带闹饥荒,加上杜甫本就对朝政有所不满,他携一家老幼辗转秦州、同谷等地逃荒,生活环境的恶劣让这些地方也留不住这位伟大的诗人,诗人偕老妇幼长途跋涉至入蜀,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城都浣花溪畔筑了几间草屋,勉强度日。

可以说,杜甫草堂时期的生活是比较平和的,《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等清新明快的诗歌也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但好景不长,一场秋雨把草堂弄的面目全非,为世人所称颂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在此时横空出世。

诗歌开头即描述了怒吼的秋风,高远的秋空,茅屋上的茅草一下子被揭掉三层。茅草四处乱飞,飞的高的挂到树梢,飞的低的沉到池塘。诗人极力铺叙着风狂草飞的情境,“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寄寓着所有安宁生活的快乐的草堂就在这场风暴中即将毁于一旦,自己却无力挽救,这怎能不令诗人焦急、紧张?

雪上加霜的是,南村的一群“盗贼”,这群顽皮的孩子公然上前把茅草一抢而尽,完全不担心老诗人会把他们怎么样。杜甫又能怎样呢?“老无力”、“呼不得”、“倚仗自叹息”,这些词语的描绘出一个衰老颓唐的老人形象。把老人和孩童对照起来写,凸显出一个老人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暴躁与无奈,唯有叹息罢了。诗人在叹息什么呢?是叹息茅草被吹走,接下来的生活没有着落吗?还是叹息这群孩子根本不懂自己生活的苦呢?又或者是在叹黎民百姓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然而,老迈颓唐的自己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第三段写秋天黄昏时候大雨降临前的短暂沉寂,渲染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而接下里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描写让人痛心,多年的棉被冷的像铁一样,孩子的睡相不好,把被子都踏破了,屋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燥的,更兼之“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漫漫长夜不知何时才能结束,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又何时能够安定下来?多年积压的家国忧愁和眼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急切地想要尽快天明,可期望愈大,失望愈大,秋雨缠缠绵绵,草房里早就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了,这种苦闷又向谁去诉说?

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下,杜甫并没有一味地怜惜自己,而是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天下还有无数穷苦的人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且生发出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墙裂愿望,这也是诗人长夜不眠,从自身痛苦中升华出的极其伟大而宝贵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真实而有力量,使得整首诗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和济世救人的激情,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精神穿越了时代的桎梏,至今给人以震撼。杜甫所经历的苦难早已远去,但他忧国忧民的形象不会被磨灭,他关怀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追求美好理想的思想永远光芒四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