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一定要灭掉高句丽?隋炀帝功亏一篑,唐高宗却大获全胜!

众所周知,隋炀帝曾经不计代价地三次远征高句丽,每次远征隋炀帝几乎都是集全国之力征召士卒、全力出击,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大业九年(公元611年),第一次东征高句丽杨广汇聚天下兵马113万人,组成12军,号称200万人,兵威之盛,前所未有,但是出师不利,宇文述部、来护儿部中计遭遇埋伏被击败,加上劳师远征,战线太长,粮草难以供给,这次声势浩大的东征最终虎头蛇尾、失败而归。

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让杨广十分愤怒,仅仅两年后的大业九年,隋炀帝就再次御驾亲征,这次东征隋军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初期连连告捷、进展十分顺利,高句丽的辽东城遭隋军围攻20多天,破城已经指日可待,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隋炀帝的后院起火了,礼部尚书杨玄感趁隋朝后方空虚,起兵反隋,并包围了洛阳,隋炀帝不得不回师平叛,导致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功亏一篑,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此后,隋朝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军疲于应付,兵力捉襟见肘,然而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情势下,隋炀帝仍然不改初衷,誓灭高句丽,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此役隋军节节胜利,高句丽已经无力再战,于是请求议和,隋军虽然在辽东战场占据优势,但是国内农民起义也已经如火如荼,严重威胁着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也只能同意议和撤军,从而失去了扫平高句丽的最后机会。

通运河、开科举的隋炀帝杨广其实是一个腹有韬略、很有作为的皇帝,政治眼光十分敏锐,他为何在危机四伏的隋末仍然要执意东征高句丽呢?真的只是为了“出一口恶气”吗?

正如开凿运河不是为了到江南游玩一样,远征高句丽也有着深层次的重要原因,高句丽所处的辽东实在是太重要了!

常言道:“天下安危系九边,九边之首在辽东!辽东地区地处我国东北,与华北平原隔海相对,穿过辽西走廊,就是通往中原的沃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汉武帝时期,在此设置四郡,将其纳入到汉王朝的管辖范围,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无心他顾,高句丽趁机在辽东半岛做大,不断开疆扩土,高句丽与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是一个农业国,立国以后稳扎稳打,以谋求地方霸权,而且试图与突厥人联合,二者一旦 勾结,中原王朝必将寝食难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而且收复高句丽也是统一战争的一部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可是,隋炀帝太心急了,也没能处理好尖锐的国内矛盾,以至于三征辽东的战争成为隋朝灭亡的导火索,隋炀帝最终没能完成其夙愿就被叛将宇文化及杀死了,难道高句丽将永远成为悬在中原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


唐朝建立以后,初期民生凋敝,一直在休养生息、积聚力量,这时的外来威胁主要是突厥人,等到李靖和苏定方大败突厥人以后,雄才大略的唐太宗也开始考虑收复辽东的问题了,公元644年,唐太宗亲率十万唐军远征高句丽,公元645年唐将李道宗和李世勣突破了平壤防线,正当唐军准备大举进攻平壤之时,却因为薛延陀入侵唐境和辽东的极寒天气最终无功而返。

此后,唐太宗再一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连克数镇,斩俘数万高句丽军,高句丽朝野震动,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因为天气恶劣,后勤粮草补给跟不上,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大获全胜,毕其功于一役,公元649年,唐太宗带着这份遗憾病逝了,继承皇位的是唐高宗李治,高宗李治同时也继承了这份扫平高句丽的夙愿。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唐高宗李治趁机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总攻,各路大军分进合击,会师于鸭绿江,公元686年唐军攻克平壤,终于扫平了高句丽这个心腹大患。


此后,唐朝在辽东设置九都督府,42州,并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负责管辖辽东全域,至此汉武帝时期建立的辽东四郡之地全部收复!

虽然唐高宗时期取得了对高句丽的决定性胜利,但是光复辽东的历史功绩并不能全部归属于唐高宗,事实上如果没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强大的唐朝军队也很难取得远征辽东的胜利,如果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两次征伐以及取得的胜利,以及李世民总结出来的平复辽东方略唐高宗时期是不可能一击而胜的,这是三代王朝共同努力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中原王朝为何一定要灭掉高句丽?隋炀帝功亏一篑,唐高宗却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