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的“虚灵不昧”一词出自朱熹,还是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相通之处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曾解释“心体”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虚灵指心灵,不昧即不晦暗,虚灵不昧意思是心灵光明。心灵具备一切道理,万事万理不外于心。王阳明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点出“良知”二字,不过这里所说的“虚灵”已经有良知的意思。他后来也说到:“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明末大儒刘宗周在《重刻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序》中介绍阳明心学说:“其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而不能不蔽于物欲之私,学则所以去蔽而已矣。”他认为,学习就是去除蒙蔽本心的私欲。

王阳明

“虚灵不昧”一词,并不是由王阳明提出,而是朱熹提出的。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中解释“明明德”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在朱熹看来,明德,是上天禀赋于人的,人天生就是心灵光明,具备一切道理从而可以应对各种事情。只是人有血气的局限,心灵会被人欲所蒙蔽,造成有晦暗的时候,然而心灵本身的光明是不会停息的。所以说,人们学习就是恢复和彰显本心的光明。恢复和彰显本心光明的人,就是大人;其中学问,就是大人之学。

《传习录》收录顾东桥给王阳明的信中也提到朱熹的虚灵之说。顾东桥说:“朱子亦以虚灵知觉为此心之量。然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朱熹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朱熹讲的虚灵与王阳明讲的良知很接近,朱熹理学不是心外求理吗,怎么也讲心学似的?

事实上,朱熹也强调心体的光明,他曾说:“明德未尝息,时时发见于日用之间。”不过,朱熹理学主张“性即理”,内容又是非常广博的,除了道德理论,知识理论,还有对经典的注解、各种具体礼仪知识、自然事物的研究,加上范观博览的学问特色,反而让人忽略他对心的论述。

王阳明学生聂豹就把良知、明德和虚灵不昧三者联系起来,他说:“知者,心之体,虚灵不昧,即明德也。致者,充满其虚灵之本体。”明末还有些儒者甚至把朱熹对明明德的理解和王阳明的良知说结合起来,例如高攀龙说“阳明致良知,即是明明德”。袁宗道《读大学》说:“明德,考亭(朱熹)释为虚灵不昧,甚妙,即伯安先生(阳明)所拈良知者是矣。”

总而言之,虚灵不昧是朱熹理学与阳明心学的一个相通之处,两者同是儒学,只是各有自己的弘扬。儒学是有发展和传承的,阳明心学不是王阳明一人的凭空创造,也是儒学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说的“虚灵不昧”一词出自朱熹,还是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