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第92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杰昆·菲尼克斯凭借在电影《小丑》的出色演绎,成功击败了亚当·德赖弗《婚姻故事》、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痛苦与荣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好莱坞往事》、乔纳森·普雷斯《教宗的承继》,最终夺得了最佳男主角这一奖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也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十一年前,希斯•莱杰也是凭借小丑这一角色成功夺得了最佳男配角这一奖项。
很多人曾说,希斯•莱杰是在用生命去演绎小丑这个角色,随着《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的逝去,他的生命也随之走到了终点。
重回往昔
2009年2月22日,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好莱坞柯达剧院举行。
对于众多在场的大腕们而言,这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对于他们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意味。
因为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首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而深受打击的好莱坞电影人极其希望通过这一届奥斯卡看到复兴的希望。
对于超级英雄粉丝们而言,这一届奥斯卡更像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金刚狼”休•杰克曼从头至尾担任整场颁奖典礼的主持人。
小罗伯特•唐尼凭借上一年在《钢铁侠》和《热带惊雷》中的精彩表现再一次成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并获得男配角提名。
最最值得人们铭记的是,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饰演小丑的希斯•莱杰最终成功夺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殊荣,为他短暂而非凡的一生圆满画上了句号。
正如奥斯卡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
“他脏兮兮的脸上画着小丑妆,危险地将头伸出疾驰的汽车,肆意享受着晚风,在自己制造的哥谭的混乱中狂欢作乐。凶狠危险、狡猾多变、滑稽古怪、作恶多端,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使我们坐立不安,并让我们极其好奇接下来他又会有什么可怕的恶作剧。凭借这次成功的表演,还有众多他注入自我独特风格的角色,希斯•莱杰给我们留下了独特而又恒久的遗产。”
饱受质疑的不安成为他们成功进入小丑世界的动力
如今的人们所记住的是,希斯•莱杰和杰昆•菲尼克斯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然而很少会有人记起,这两位演员最初所遭到的质疑。
虽然希斯•莱杰在《断背山》中的出色表演使得差一点成为奥斯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但是当克里斯托弗•诺兰属意莱杰作为扮演小丑的消息传出之后,依旧有许多人仅仅只是因为不想看希斯•莱杰而抵制整部电影。
角色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关于他私生活的种种非议,使得希斯•莱杰在接下扮演小丑的工作之后,选择了将自己独自关在汽车旅馆的房间之中整整四十三天时间。
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平复自己焦躁的内心,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小丑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杰昆•菲尼克斯出演小丑时,所需要面对的则是在希斯•莱杰出色演绎与杰瑞德•莱托夸张描摹,如何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去重新塑造小丑这个角色。
为此,杰昆着重于对小丑笑声的解构,做了许多病态笑容背后的心理分析,阅读了不少社会恐怖的书籍,尝试去理解和找寻小丑独特笑声背后的根源。
还经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进行即兴表演,竭力想要通过自己外在的表演去反映小丑从一个平凡弱者逐渐转变成为令人惧怕的癫狂罪犯这个过程背后内心的不安与挣扎。
为了彻底融入角色,或者说真实体验和感受小丑的痛苦和愤懑,杰昆不惜减重52磅,最终实现了对漫画中小丑瘦长脸型的完美还原。
挣扎的困顿与燃烧的怒火
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的表演无疑都是成功的,不然奥斯卡也不会青睐于他们。
但很多人内心深处依旧存在着一个疑问,这两位小丑究竟哪一个更加出色?
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在我看来,这两位演员演绎的小丑并不具备可比性,更像是不同时间段里具有连贯性的同一个人物。
杰昆•菲尼克斯更多呈现的是作为平凡弱者的亚瑟逐渐蜕变成为小丑的过程,他的表演更多聚集于亚瑟在成为小丑之前对自我身份认知的迷茫和痛苦,以及逐渐摆脱压抑痛苦,在小丑身上重新找寻到人生宣泄点之后的内心释放。
而希斯•莱杰的表演则更多集中于小丑对世界的报复和对抗,那个脏兮兮的脸上涂着廉价原料的小丑形象从内而外地散发出狂野和暴躁,使他的对手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开始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恐惧。
希斯•莱杰演绎下的小丑完全将犯罪当做了自己华美演出的开始,他极力想要通过无差别的犯罪勾起人性的阴暗面,以此来作为自己不断对抗社会的依据。
如果非要将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杰昆的表演层次无疑要更加的丰富和细腻,他将一个被忽视的社会边缘人逐渐实现内心意识觉醒的整个过程完整准确的进行了描摹。
而希斯的演绎则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更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在他表演下,与其说小丑是一个罪犯,倒不如说小丑是一个创作和制造混乱的艺术家。
他孑然一身,充满了堪称冷酷的利己主义,在城市这个大舞台之中,不断给观众内心带来极强的冲击。
不同故事文本带来的意外惊喜
《蝙蝠侠:黑暗骑士》属于克里斯托弗•诺兰主导下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的一部分,更确切的来说,是整个三部曲故事最黑暗也是最沉重的篇章。
这部电影的剧情虽说是原创,但是整体故事情节基本遵循了“蝙蝠侠系列漫画”,堪称是多个漫画故事中华丽篇章的汇集,许多漫画元素得以原封不动地在电影得到了完美呈现。
当然,克里斯托弗•诺兰给这个电影系列定下的黑暗现实主义基调使得蝙蝠侠得以从以往电影中的滑稽怪诞中完全摆脱出来,转变为一个有血有肉,背负着巨大背痛的凡人英雄。
与之形成对应的小丑,同样从一个滑稽可笑的“怪胎”罪犯转变成为具有明确动机和丰富内心世界的恶人。
在写实氛围和现实描摹之下,“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与以往的蝙蝠侠系列电影相剥离,使蝙蝠侠乃至整个哥谭涅槃重生。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故事背景基础,才使得《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由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对观众具有极强的信服力,并最终斩获奥斯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丑》,电影的主创团队完全脱离漫画,或者说重新对漫画中的黑暗、深沉元素进行了解构,给小丑这个历史悠久、独具魅力的角色重新定下了前所未有的起源。
虽然《小丑》的故事剧本稍显薄弱,甚至很多地方表现的过于工整和套路,但是凭借杰昆.菲尼克斯的出色演绎,整部电影显现出堪称神话寓言般的韵味。
亚瑟从一个与人为善、处处受到欺凌的弱者,在内外因素的不断冲击之下,逐渐坠入深渊,直至完全暴露自己内心黑啊、不安的一面。如果仔细观察,整个故事似乎完全就是“耶稣受难史”的变奏体。
影片最后,亚瑟作为小丑站在自己创作的混乱之中,受到人们的摩拜,完全复刻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接受信徒们朝拜的经典一幕。
不同的是,小丑为人们带来的摆脱现状的方式不是一味祷告,而是以恶制恶,用更加邪恶和残忍的手段来对抗不公的世界。
在主创团队的创新和努力之下,《小丑》与《蝙蝠侠:黑暗骑士》两部电影用不同的故事文本带给人们同样的惊喜,也分别推动了DC漫改电影朝着多样化、包容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恶之花与精神分裂
“制造点小小骚动,打乱原有的秩序,然后一切就变得混乱了,而我就是混乱的代表,你知道混乱的好处不?它能带来公平。”
从《黑暗骑士》的这句台词,我们似乎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小丑的犯罪,他之所以持续不断的进行犯罪,挑战社会价值观念是由于他坚信通过犯罪能够改变社会不公的现状,悲催的成长经历更使得他坚信只有通过罪恶才能够洗刷罪恶。
反观《小丑》,亚瑟是一个处于极度压抑状态之下的精神病患者,原本与世无争,过着平平淡淡却又饱受歧视的日子,并且已然习惯于逆来顺受。
直到他幻想中的美好被现实的残酷逐个打破的时候,原有的人格开始全面崩塌。在自我重塑中,不受约束、冷酷无情的小丑形象开始逐步取代亚瑟,“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场悲剧。但现在我意识到,它原来是场喜剧。”这句台词一语双关,让人们不由得思考,究竟是小丑造就了这个混乱的世界,还是世界造就了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