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生目标,应该大多数人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比如说我们通常情况下,会说希望自己有钱有自由有幸福,这就是一个不清晰的人生目标。
当然,肯定也是有人是有着清晰的人生目标的,只是当一些人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时,感受的并不是快乐,而是目标实现后的空虚和无助感。
或许,我们都不过是在讨生活,而不是真正地在生活。
这里所说的人生目标,应该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不是向内寻找,而是向外索取,或者只在意外在评价的话,或早或晚,你的动力会枯竭。
而一个真正的觉醒者,不是苦思冥想才找到人生目标的,更多的时候,他们运用的是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给出了6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
·这个世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想想你最想帮助的是哪些人?
·什么事情能够让你茶饭不思、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让自己最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你最希望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
·空闲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大概的意思就是,不建议我们的人生目标,是我们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而是找到最能触动和激发我们的点。
有时候,理智的思考带给我们的,远远不如感情的觉知和洞察给出的答案诚实。
所以书中是这样说的,关于人生目标,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你觉得惊讶吗?
或许初读觉得奇怪,但仔细一想,一点儿都不难理解,人类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需要和被赞扬的。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界定和评价,多多少少都来自于他人的反馈,有时候,确实付出比索取更容易让我们感知到幸福。
写到这儿,突然想到生活中有一部分看起来似乎特别厉害的人,他们仿佛知道很多的概念和内容,只是这个时候,他只是有知识,却不一定是有认知的。
知识只是你储存了多少东西,认知则代表了,你知道多少,懂了多少,能分享多少,又能运用多少。
一定程度上讲,不能被灵活运用的知识,不能算作真正的知识。
我们所学的任何一切,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如若不能,这个知识不成立,或者对你来说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