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微信读书——电子产品阅读体验

一、第一个Kindle——泡面盖

在15年我就买了我的第1个kindle,那时候还是中学,用零花钱买了一个入门版。当时就是觉得喜欢电子产品,就是为了它的宣传广告所说的——口袋里可以装上1000本书。

买了之后我一直挺爱惜的,还套了一个梵高艺术画的保护壳,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我使用Kindle的频率非常低。一是套上壳之后机身纤的非常的笨重,而且入门版它的反应缓慢、闪屏、没有背光灯,导致一系列的体验感不是那么好。

其次也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养成用电子产品阅读的习惯,之前会用手机来阅读网络小说,而Kindle我总是下意识觉得应该用来读正经书。果然最后kindle的作用真的如大家说调侃的那样只能用来盖泡面。

二、微信读书——社交阅读平台

后来用微信读书比较多,微信读书里面有接入通讯录,它打造成一个社交阅读的平台。微信读书里面有一个排行榜,可以累积你的阅读时间作为一个排行,然后我觉得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每周就希望自己可以有更长的阅读时间,排到更高的位置,就像微信步数那种互相较劲的意思。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可以互动社交的软件,一个人读书不比一群人读书有意思,一群人读书就像视频弹幕一样,可以不断给你反馈信息,也可以看到大家的评价。这个“反馈”对我来说还是蛮重要的,就像聊天一样,产生实时对话的效果,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阅读的理解。

其次也是因为微信读书里面有很多书的版权,它做笔记、搜索、语音朗读都做得很方便。语音朗读的功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厌倦了就开这个功能,让自己跟随着语音继续阅读下去。

它笔记本这个功能也做得非常好,我每次做笔记它都会自动按目录顺序形成笔记本,阅读完之后我重新直接在笔记本里反刍整本书会非常方便。这对促进我的阅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Kindle+微信读书——双剑合璧

之前一直是用ipad或者手机使用微信读书比较多,它们阅读起来是很方便,但是对眼睛来说没那么友善,总是觉得刺眼。

于是我把闲置了好几年的Kindle翻了出来,继续探索Kindle的使用。直到某一次我把壳拆掉之后,发现它的手感其实非常好,尤其是我沾了一个手指扣在后面,阅读起来更是轻盈,没有手机那么笨重。

Kindle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一个墨水屏可以让人专心致志地停留在读书界面上,不分散精力在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会一不小心划出来,去玩其他社交软件、去刷微博、刷抖音、去聊天……

当我发现Kindle可以接入微信读书还是非常惊喜的,一开始Kindle上使用微信读书不能划线做笔记,感觉这个功能非常鸡肋,现在的版本已经优化了很多,翻页、做笔记都比较方便。于是我又开心地重新启用微信读书,为了有更好的体验重新买了一个有背光、翻页更灵敏的Kindle。如果想打字做笔记还是在手机上比较方便,手机上的Kindle app可以弥补这个功能。

四、阅读和写作——刚需

最重要的是,我对这个碎片信息、短视频充斥的世界感到厌恶,它是这个高速、便捷的时代的媒介,也是现代人浮躁、沉不下心的体现。这种厌恶是出于它的弊面,碎片化的信息在侵蚀在我们的碎片时间、整片时间。我们必须要用其他方式对抗这种碎片信息的侵蚀。

虽然我也曾受益于它,但是我认为处理长篇文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我们的刚需。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沉淀自己的精神内核,只有强大丰富的精神内核,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既然我有了这样的认知,为何不去坚决地执行呢?

使用电子产品去阅读,也是时代进步带来的便捷。对于“高效”我一直有执念,使用电子阅读器,使千万本书便携,容易搜索,容易做笔记,没有纸质书那么重。

但是是否通过它,书籍可以高效地被吸收呢?我觉得还是看个人的习惯和选择。很多人还是觉得纸质书才能让人静得下心来阅读,我觉得——那就去阅读纸质书,纸质书还是有电子阅读器无法取代的体验感。

无论是选择电子阅读器还是纸质书,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都不要背离它的初衷——最重要的还是保持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Kindle+微信读书——电子产品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