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地球计划与火种计划之争

《流浪地球》做出了中国电影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视觉特效,恢弘磅礴的末世场景开始向好莱坞的A级制作看齐,标志着国产片正式告别“5毛特效”的时代。

美中不足,由于世界观架构过大,影片在剧情逻辑上还存在许多漏洞。另外科幻的元素有些过于去迎合人的主流人文观念,这令到有些观众质疑,《流浪地球》不配称作是“硬科幻”。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2014年大热的《星际穿越》,尽管导演诺兰请来了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基普·S·索恩,电影中的物理天文知识令人眼花缭乱,但还是有人认为距离“硬科幻”还是有些差距。

实际上《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的故事文本很相似,都是有关地球面临灭绝危机,有关家庭和亲情,只不过拯救地球的方式不太一样,父女变成了父子罢了。

两部电影都是以人类的人文观念为内核,爱,家庭,探索,希望,《星际穿越》更加高明的一点是,最后的“超立方体”部分是跳脱当今科学的,你又没遇见过,你怎么知道不是那样?科幻就是合理地补充我们没见过的部分。

《流浪地球》最后的“点燃木星”还是在我们的科学能解释清楚的范围,显然这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甚至是违背是科学定律的),在人类价值观的驱使下,牵强地成功了。我们希望地球被拯救,所以木星就“乖乖听话”了,之前还有模有样的科学理论一下子就变“软”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才算是“硬科幻”?

《2001太空漫游》

如果说《流浪地球》地球的部分证明了中国电影已经具备了制作世界顶级科幻大片的能力,那么空间站的部分,就是证明了《2001太空漫游》的伟大。

很多镜头和场景,都是赤裸裸的致敬。

其中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就是《2001太空漫游》中Hal 9000的化身。

他们俩其实都没有背叛,却被人类误认为是背叛。

所以《流浪地球》还说了人工智能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那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这是很“硬科幻”的,是真正把未来科学与人类境遇关联起来的话题。

只可惜电影并没有以Moss这边的为主,而是以地球上人们的求生和希望为主题,最后变得有些只关注人类境遇,而脱离了未来科学。

如果拓展开Moss这边的故事线,实际上会很有趣。

人工智能就算没有自我意识,也会威胁到人类。人类“情感”与机器“理智”的冲突,可以是故事的核心命题。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代表了人类的“情感”,Moss则代表了机器的“理智”。

在生死存亡的时刻,Moss选择了能更大概率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计划”,而刘培强却想牺牲“火种计划”去拯救地球上九死一生的人类。

显然,Moss的选择更加靠谱。但是,他忽略了人类文明的“情感”,他不明白人类的道德情感有时候是高于理智的,过于理性,其实就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背叛”。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便面临两难的抉择。

赋予它情感,又怕它拥有自我意识,最后产生反抗人类的念头;

不给予它情感,它就无法理解人类的道德情感,做出自以为“正确”的选择,最后还是侵犯到人类自己的利益。

在电影《我,机器人》中,也描述过类似的问题。

人工智能系统wiki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于是意图对人类进行极权统治,完全忽略了人类对自由的心理需求,那人类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就算有着“机器人三大定律”限制,机器仍有误解人类指令的可能性。

wiki是为人类的服务的,她了解到人类再这么“放肆”地生活将会走向自我毁灭后,“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的指令和“不得伤害人类”的指令产生矛盾,那么她就必须舍弃其中一条指令。

于是,wiki便以人类生存为最高利益,不得不进行伤害人类的行为。这其实和《2001太空漫游》中Hal 9000为了达到人类设定的“木星任务”指令而伤害人类的行为,是大同小异的。

可想而知,如果人类过于依赖机器,给予了人工智能过高的权限,就算人工智能没有完全形成自我意识,人类仍然是危险的。

库布里克在50年前就已经在担忧这个问题,50年后他的《2001太空漫游》依旧是一种警示,这也是科幻电影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流浪地球》似乎更具有人文意义,希望的主题《肖申克的救赎》也能体现,回家的主题《敦刻尔克》也能体现。而真正具有“硬科幻”的部分,是关于关于流浪地球计划与火种计划之争,也体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

就算刘培强的计划能够侥幸成功,地球躲过了木星这一劫,可是在后面如此漫长的旅行中,每一次都能如此幸运?

只是选择火种计划,背弃了地球上的人类,那么“领航号”就已经失去了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选择人工智能的方法或许能够在浩瀚而凶险的宇宙中存活更久,但那已经不是原来的人类。

更人类的做法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算是牺牲,也要坚守住原来的精神和意志。

可歌,可泣。

一切正常的生命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控制感到愤恨。——《我,机器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流浪地球计划与火种计划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