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阅读之后|读《奥瑟罗》有感之写给摩尔人的信

先说莎翁,世上有言“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读者朋友也一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今天我不想谈别人眼中的莎士比亚,直说自己心中的莎士比亚。我想和我同时代的人,应该99%的人都听说莎士比亚的,但是必须承认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社会依然发展的极度不平衡,部分人没有我们这么幸运。关于社会的问题今天也不谈,还是只谈我心中的莎士比亚。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因该是从小学的课本里面接触到的,后来接触他是因为初中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到了一本叫做《中外文学名著导读》的自考教材,这个书应该是我世界文学的启蒙书籍了,我从里面了解到了莫泊桑、雨果、契科夫、莎士比亚、马尔克斯等等等等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并且这本书也给我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提供了读书指导,从这一点讲我是非常幸运。从这本书里面我简单的了解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戏剧等,从那时开始便被他深深的吸引了,也为对全面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留下一个伏笔。

坦白来讲直到今天为止,离我得到那本《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已经过去15年了,但是我依然没有能够将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拜读完。而这个决心在心里已经下过不知多少次了,但是没有一次完成的。去年某个时间突然就不对了,拿起莎翁的书就放不下了,为了了解他这个人还看了一些关于他的一些研究资料之类的书籍,但是对于莎士比亚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依然没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在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他对于我的感受和影响吧。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他所生活的时代对应明代嘉靖末期,隆庆、万历年间,与汤显祖(1550-1616)、王衡(1561-1609)、徐复祚(1560-1627)等中国剧作家是严格意义的同代人,但是说真的同一时期的中国的剧作家的作品我只是看了很多汤显祖的,对于同时代的中国人我是看的很少,可能后期继续把这个功课能够不起来的。我自己的阅读风格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或者固定的类别,可能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知的深渊吧,看到什么觉得都是自己欠缺的,然后拿过读一下。

我读的东西是很杂的,什么种类都有看过,但是什么种类都不了解的。但是读的多了就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好处,就是容易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形成对比,比如那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样子的?那个作家的喜欢什么样的题材?那个作家比较有天赋?关于这些基本上拿起书来翻看一下,就能在自己的脑海里面给他进行一个排序。而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的风格呢,我想有几个是特别比较突出吧。第一、就是语言的幽默和风趣,特别是骂人的话,都是特别的经典的,我想他应该是我看过的作家里面最会骂人的作家了。第二、就是他的作品里面人性永远都是极大的主题,例如在他的四大悲剧里面都是突出了人性来描写的,特别是四大悲剧,有的悲剧是由于人身上好的人性造成的,而有的是坏的人性造成的,例如《奥瑟罗》中的主角奥瑟罗,他的悲剧完全就是人性当中的多疑和轻信造成的。

相比较与人性这一个很大的特点,我们很多的作家在这个上面是完全的落后的,或者完全没有顾及人性这个层面的东西,我们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对人性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刻画,其他同时期的作家很少触碰到这个层面上。当然后来也有一些好的作品和作家出来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等,但是相较整个世界范围来讲我们这类型的作家和作品都太少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整个历史上都缺少这种人性文学作品,导致了我们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当中,我们的统治者很少考虑到人这个因素,而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平平大众升值都忘了我们自己还是个人,还有人相关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会了服从和听令,每个朝代都是一样的。

中国的文学高峰和黄金时代都在春秋战国时期,从那以后中国的文学一直再走下坡路,直到今天也没有起来。中国的文学成熟的太早了,也走的太早了,导致青黄不接,所以后面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好的文学是缺席的。当然很多人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唐宋八大家等等,不可否认里面有极个别的好文人,当时相对于整个两千年的历史大国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再说了很多东西都是都是一种体制内的东西或者说千百年无非还是儒家的一些东西在说话,对于民众却没有任何的作用。因为他没有教会民众如何来表达自己,特别是每个阶层的表达,造成中国长期以来就只有两个阶层,一个统治阶层,另一个被统治阶层!而他们沟通方式就是反抗和镇压。

关于莎士比亚和中外文学的差异先说到这里,希望以后有机会仔细分析。


摩尔人

摩尔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中的主人公,摩尔人只是说明他是那个地方的人,他在书中的名字就叫奥瑟罗,这就是为什么书名叫《奥瑟罗》的原因吧。奥赛罗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之间年纪、民族、等原因相差太多,婚事受到重重阻扰,两人只好私下成婚。旗官伊阿古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随机奥瑟罗接到战争指令要去解救正要被攻打的塞浦路斯岛,奥瑟罗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并且在岛上和他的心爱的苔丝狄蒙娜回合了,本来在这里我会以为这个故事会发展成英雄和美女的股市,但是莎翁笔锋一转使奥瑟罗受到了阿伊古的挑拨和蛊惑,致使奥瑟罗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后来真相大白的时候,他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造成奥瑟罗的悲剧最大原因就是奥瑟罗自己的轻信和怀疑,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一对人儿,英雄加美人,可以说是多少人追求的目标,可是生活或者人性总是不完美的。在战场上奥瑟罗战无不胜,然后在生活当中却战胜不了自己的内心,收了别人的摆布,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其实从潘多拉打开魔盒的那一瞬间,放出了贪婪、嫉妒、猜疑等魔鬼,人类就一直遭受到这些内在的折磨的。有的被他们打败了,有的战胜了他们,人类身上的这种信任与猜疑、谎言与真诚、爱和恨等每天上演的战争,不光在奥瑟罗身上斗争,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上,千百年来绵绵不绝。人性当中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从来都没有得出过胜负过,或许这人性间的挣扎才是生命的意义?

从中世纪到现在每天都有摩尔人式的悲剧在上演,这种悲剧给人以启发也给人以示范,完全想要将人性当中缺点去除这一点是不可能的,这些情感的存在源于人类进化过程当中群居性而来的。佛家也不能完全把人新当中恶念全部去除,也只能让人远离尘世,用佛经来填满人心,已达到压制恶念的目的。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爱恨情仇血雨腥风,杀戮与救赎,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要做的也是如何压制心中的恶念和远离别人的恶念,从而达到当我自己情绪的目的,不使自己陷入摩尔人的悲剧。

人的一生好像都在与自己的内心在战斗,想要战胜自己的缺点、想要战胜的自己的贪婪、想要战胜自己的仁慈,每天都有人成为奥瑟罗、也有人成为伊阿古、或许还有人是卡西奥,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于自己的选择,或者冥冥之中自有的安排。

当看完这个《奥瑟罗》的时候,我是感觉到莎翁的伟大之处就在与将人性描写的很是透彻,没有那种大团圆的结局,一切都是按照现实生活当中那样的发生的,作恶的人不一定会遭受到惩罚,英雄不一定的到认可。我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书籍都会有一些教育的意义,阅读很多的书籍就是要让我们梳理我们混沌的心智,使其变得更加的清晰和明智,从而使我们拍拖或者远离那些前人已经走过的悲剧之路,这个也许就是历史存在的意义。

撇弃这本书的文学意义和创作方面当中东西,从小我出发我会认为这本书旨在揭露人性当中不好的东西,让人们看到血淋淋的现实结局以后,使我们远离人性当中不好的东西。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摩尔人和伊阿古,如何使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或者不要受这样的人蛊惑,在这方面此书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真相永远都是不堪入目的,也只有不堪入目的教育才能人铭记这些东西,和明白他们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阅读之后|读《奥瑟罗》有感之写给摩尔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