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闲我闲猫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新解】傍晚田中归来,疲累乏困,一把摇椅竟送我入了梦乡。

梦中,苏轼与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月光如水盛满庭院,风中摇曳着竹柏的影子,如交织的水草,一片闲适安逸,让人身心愉悦。

自然之景尽收眼底,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忙碌之余,能与怀民这样的好友闲话家常,休憩心灵,美哉!

酒樽~月光~畅聊~

忽而醒来,摇椅上睁开眼,月色皎洁。虫鸣蛙叫,树影婆娑。一时没了睡意,尽情享受这一份大自然的从容与柔美。

当然,仅仅是我。

我找不到一个闲暇的朋友,他们都很忙,酒场,歌宴,美食party……

陪伴我一起的,是一只夜游回来的猫,喵喵叫着跳上我的腿,咕噜咕噜,说起来了自己的话。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如吾与猫者耳!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承天寺夜游》闲我闲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