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风流宋词,和尚制造



01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贬知杭州期间,拜访静慈寺善本禅师。


善本禅师是当时著名的得道高僧,也是苏轼多年的好友。


可禅师一看到苏轼,登时火冒三丈。


为啥?


因为苏轼这次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一大群歌妓。


善本禅师出自云门宗,最讲究清规戒律。


你苏轼带着一帮妓女来佛门清净之地,是几个意思?有这么寒碜人的吗?


却苏轼不以为意,嬉皮笑脸地写了一首《南歌子》,让歌妓唱给禅师听:


师唱谁家曲, 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 山僧莫皱眉。


却嫌弥勒下生迟, 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首词的意思是,大师,您平时唱的什么歌,继承的又是哪一派的宗法?


我只是逢场作戏,您不要多想。


妓女偷看你,你也别生气,您年轻的时候玩过的年轻女人多了去了,你搁我面前装什么装。


善本禅师听完登时就黑脸。


更气的是这事传出去之后,苏轼另一个好友,宝月寺仲殊和尚也写了一首《南歌子》,为苏轼站台,嘲讽善本禅师。


解舞清平乐, 如今说向谁?


红炉片雪上钳锤, 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


木女明开眼, 泥人暗皱眉。


蟠桃已是着花迟, 不向春花一笑待几时?


仲殊更狠,他居然直接了当地说,你也别装了,玩女人就得趁早,时不我待,此时不玩,更待何时。


善本禅师气得够呛,他苏轼是情场老手,你一和尚跟着掺什么乱,这是一个和尚能说的话?


巧了,仲殊就是宋朝最花的花和尚。








02


仲殊本姓张,名挥,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 这哥们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曾去考过进士,是妥妥的读书人。


他家里非常有钱,父母早就给他娶了一个美娇娘,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可他天生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到处沾花惹草,处处留情。


流连青楼就算了,他还不把家里的老婆当人看,动辄就拳打脚踢, 妥妥的渣男。


活该他倒霉,他老婆也不是好惹的。


有一天,他老婆对他忍无可忍,就在他的粥里下了毒,要和这混蛋同归于尽。(老王:千万别惹女人,把女人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


幸亏仲殊命大,中毒不深,又被邻居及时喂食蜂蜜解毒,这才捡了一条命。


仲殊虽然侥幸未死,却再也不能吃肉,也不能近女色,而且每天还要吃蜂蜜解毒。


人生最大的乐趣可不就是上下两张嘴嘛,仲殊倒好全给剥夺了。


仲殊万念俱灰,剃度落发,在苏州承天寺出家当了和尚。



03


出家人讲究六根清净,可这仲殊却一点不清净。


这家伙完从不吃斋礼佛、 参禅打坐。到处游山玩水,参加各种趴体,每到一地,放浪形骸,写诗填词,好不快活。


所有的清规戒律,对仲殊形同虚设。


见到女人两眼就放光,满脑子都是龌龊思想。


有一次,一个年轻女子跑来去衙门状告自己丈夫。,衙门不受理,她只能在雨中苦苦等候。


当时仲殊和知州老爷正喝酒呢,知州老爷就让仲殊以此事写一首词。


仲殊提笔就来,写了一首《踏莎行》: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


雨中花色添憔悴,


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因何不倩鳞鸿寄,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仲殊不仅不同情这个女子的遭遇,反而出言轻薄。


后来明朝著名词评家陈霆看到此词之后,气得破口大骂:


“大率淫言媟语,故非衲子所宜言也”。


而且仲殊写诗最喜欢写花、写酒、写女人,一言不合就开车。


他目前见于记载的有46首词,7首断句,其中有10首经典艳词。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称赞他的词:


“篇篇奇丽,字字清婉”。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他去找老情人时写的 《南柯子·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车速最快的是《夏云峰·伤春》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


都几日阴沈,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此词之香艳,叹为观止,宋朝艳词之首,当之无愧。







04


因此,他的名气非常大,花名天下皆知。


“世传僧仲殊清才丽藻,雅能缀属小词,每一阙出,人争传玩”。


正因如此,他和宋朝文坛很多大咖玩得非常好,蔡襄、秦观、黄庭坚等人将其视为知己。


元丰五年(1082年),这哥几个,吃饱喝足之余,大画家李公麟画了一幅名画《山阴图》。


仲殊当即作了一首词《减字木兰花·李公麟〈山阴图〉》,并且由当世第一书法家米沛亲笔题写在画上。


画词书三绝融于一体,成为文坛佳话。


在这些文坛大佬中,仲殊和苏轼交情最深。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就已经听说过仲殊的名头,神交已久——“若蒙他一见过,又望外之喜也!” 


元祐四年(1089年)六月,苏轼途经苏州时,在姑苏台柱上看到“倒书”的一首绝句:


天长地久大悠悠,尔既无心我亦休。


浪迹姑苏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


苏轼看完之后,为之倾倒,以为是神仙所作,后来才知道是仲殊所写,两人就此成为莫逆之交。


元祐五年(1090年)七月,仲殊来到杭州找苏轼,在吴山宝月寺挂单。


谁知一到宝月寺,仲殊就开始整活儿,经常和妓女开玩。


有一次,他玩完之后,又整了首词《诉衷情·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苏轼读完此词,大呼过瘾,仲殊不拘礼法,真率洒脱,真乃知己也。


苏轼后来评价仲殊道:


“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予曰,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故与之游。”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召回京,此后屡屡被贬,居无定所。


两人没法一起玩,只能在书信吹牛聊天,追忆往昔。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北归开封途中病逝。


临终前,苏轼还写诗夸赞仲殊,对这个花和尚念念不忘。


这交情,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或许是没有了苏轼这个知己,仲殊觉得有些寂寞;又或许是他觉得玩累了,厌了,烦了。


没过多久,仲殊来到寺庙的一颗枇杷树,望了一眼繁华红尘,了无牵挂,上吊自缢而死。


仲殊死后,庙里和尚火化了他的遗体,竟然得到几颗五色的舍利子。


这花和尚,这是得道了?


老王:有钱才能任性,有名才能风流,社会只会宽容有才的人,没钱没才,还是老实本分为妙。

(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特风流宋词,和尚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