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体会

这次学习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是教体局给予我们新学期最宝贵的礼物,这份礼物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教体局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呵护,对我们自身成长的重视和期望,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

最好的培训是什么?一位知名校长说:“培训就像下一场雨,有人会迎接它,滋润自己生根发芽,也一定有打开伞避雨的……”可是培训的目的不是让每个人都愿意接受阳光雨露成长自我吗?

她那丰富的学识,润物无声的讲述,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听众。许老师应用的一句话更让我深感自己身为教师,责任重大。那就是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的“我站在课堂里,两个肩膀,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另外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有一种美好叫遇见,我遇到了信阳师院,得到了成长的机会,这是我今年最好的福利。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这次失败,我最大的收获是不仅要精进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还要努力和更高层次的人相交,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

走近名师方知自己渺小,品赏专家的课堂,倍感自身的不足,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感受到他们对语文教学的深厚和别具一格。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缺乏经典文学作品滋养的人,内心是贫乏的。我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多读书好读书,才能丰厚自己 、滋养自己,只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丰富学生。

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老师在一节课你总会在她的课堂上学会到东西,这也是自己喜欢去听课的原因。

作为一名语文,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三年,自己教学变化还是不尽人意。课堂上还是讲得太多,包办得太多,对于语文最重要的朗读教学缺少指导。

这段时间才真正地了解了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徐世荣先生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学中的朗读也是一门艺术,真的不能语文忘记人文性的特点,朗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作品,才能体会到作品的生命。在朗读上下功夫,是语文老师的责任,语文怎么能确实朗读呢?

四天的培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震憾着、吸引着,感动着。来自不同地方和单位的八位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专业的成功经验。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呢?

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他们读书,学习,研究,练习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他们自己已经成为行走的语文,他们自己就语文。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成长,就要舍得花时间,花功夫。专家的讲座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已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那就从现在起,落地,生根,发芽。

    做刘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每节课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新颖的、能吸引学生眼球课堂设计。做为一名听众,我感觉自己是幸运的,能在培训的第一天就听到含金量如此之高的讲座。我佩服自己能在那么闷热的礼堂中保持较高的激情去听讲,并且生怕漏掉一句话。

学习归来,脚踏实地,开始成长。

孩子们变化源自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十分扎实,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中学习到如何概括内容,如何品味语言,如何体悟写法,如何把握主旨。正因如此,孩子们在课堂中表现得越来越投入。

1.理论上更多的提及发现学习教学法,这布鲁纳提出来的,中国孩子发现的能力低下,要引导孩子走向发现,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做出质疑。语文课尤甚如此,语文梁还有大量质疑发现的空间。

概括一下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语言理解能力。2、语言的运用能力。

3、思维能力。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两天的培训,充实有趣。付华老师的讲座有内容,有内涵,特别是她的一些话语,虽然普通却透着哲理。下面是付华老师的一些话语,供大家仔细琢磨。

付老师金句:

1.认真研究教材是教学成功的根本。

2.认真研究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3.认真研究教法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4.情贵在真,水到渠成。

5.写作实践,务必实践。

6.续写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7.阅读教学――鼓励质疑,引导品悟。

8.写作教学――起步成篇,先放后收,多做少改。

9.作文审题――看准“死”的,想足“活”的。

10.做个样子(示范)——给个场子(学生活动)——树个旗子(检测)。

11.小童话,大世界。

12.欣赏散文如散步,品味诗歌像跳舞。

  每一次听课便多一份认知,思想得到一次升华,此次听课意犹未尽,期待下期精彩绽放。

每次听完课总觉得余老师的课堂那么精妙,那么智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充分,学得扎实,能力在稳步提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余老师的一切奥妙在于善于提炼,更善于充分利用资源去教!

和张治发老师都认真准备了稿件和PPT,能干也能讲,太了不起了。个个是专家,人人是能手,这是一支特别爱学习,特别能战斗的班主任团队;这是一支团结奋进,乐于奉献的德育队伍;这是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感慨之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做了交流发言。

每次被培训,都是紧张兮兮,脑袋涨满。当我不断接受从未涉猎的信息时,总是犯消化不良症。有时勉强下咽,最终还是有很多堵在“路上”。学习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不思考的学习充其量只是做做样子,终究没有实际收获。连滚带爬地走,囫囵吞枣地记,也只能这样了。笔记是一定要记的,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记,尤为重要。记关键点,记困惑点,记盲点,记不足点……这样学习,才高效一点点。记忆,反刍,运用,根深才能蒂固。

那天的四节观摩课,两节点评课让我这个年近四十的成年人从头到尾听得不知疲倦,没有乏味,一颗受到深深触动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课堂的精彩灵动牢牢吸引着……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感慨:为什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叫“老师”,可是彼此怎么就那么不一样!他们怎就那么优秀!那一刻,心中除了对同行的无尽仰慕,还有深深的自愧不如。

听专家的示范课,可以调整我们的方向。听一线老师的大赛课,则可以纠正我们奔跑的姿势。

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缺乏任何一个板块的知识都将限制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每次听完专家讲座,都要深入的去思考。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能老照搬别人的,自己适用才是最好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走进名家,既要欣赏课堂上看得见的精彩,也要研究背后看不见的精彩。学习,读书,实践,反思,我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出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