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天下名山风景,最美美不过黄山。
在我心中,说起山美,黄山永远是最美的,没有之一。去年清明过后的4月14日,自驾重游皖南,和老伴再登黄山。犹记得和老伴第一次登黄山是1988年8月我们年轻谈恋爱的时候,那天黄山大雨。光阴荏苒,当年的妙龄恋人变成了如今鬓发花白的老伴,感叹岁月神偷,悄悄偷走了我们如水的年华,感叹黄山,却依旧美丽,那美依旧动人心魄,让人心悸。
算上这次,我是六登黄山了。当晚下山,又勿忙赶到呈坎,晚上,写了《登黄山,天下无山》,匆忙发上“今日头条”,但因时间匆忙,未及细写。
今天,偶尔翻到去年上黄山的照片,惊叹于黄山的美景,心中又是好一阵流连。
的确,黄山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美。虽已六上黄山,但我心里常想,如果有机缘,我还会再去,去看那汹涌澎湃的云海拍击的山峰,去看那咬定石缝的奇松展露的峥嵘。
黄山如梦,梦入黄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选中了这块皖南山区,创造了黄山这一胜景。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叹为观止的松、动人心魄的水、魔幻奇妙的石......总会在稍无声息间,进入我的梦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固而,登黄山自古就是游客们的梦想。
绝美的黄山因黄帝而得名。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然后在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顶上炼丹而飞升了。
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李白来到了黄山。登上黄山最高峰的绝顶莲花峰,他诗兴大发,“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他在想象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吹笙舞松风”;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
宋代的文人吴龙翰也上了黄山,“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看来那时候只能白天登山,晚上住山上,当天回不去的。突然觉得能在黄山山顶露营,应该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和乐趣。我六登黄山,却一次也没有歇于黄山,岂不遗憾!
元明清数百年间,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汪瑾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执剑戟以随。”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以后的很长时间,也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登莲花峰顶的则更少了;而三大主峰中的天都峰,最是险峻,登上的古人更是寥寥无几,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而现在,登上黄山却是轻而易举,就是老弱妇孺也几乎没有丝毫困难——境区内的摆渡车直接将游客送到索道站,几架索道缆车、前山后山登顶随意选择,以至于好多人,在旅行社忽悠下,直接乘索道上山,不须几步就到了迎客松,立马可以在抖音里自拍自嗨,表示自己到过了黄山。
我和老伴去年这次登黄山,仍有遗憾,行至天都峰脚下,却见“游客止步、轮封关闭”的拦路牌。来过6次了,仅第一次上黄山时登过天都峰。
第一次登黄山,是35年前,那是1985年的夏天。我20岁出头,和同事因公出差屯溪,他不爱登山,我独自上了黄山。早上从屯溪买班车票到汤口,记不清门票是几块钱了,只记得登天都峰要再买1块钱的门票。那时,是没有索道和境区摆渡车什么的,但就是因为这第一次的全程徒步,让我对黄山的美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当年从汤口温泉进黄山大门,一路上山,相当平阔的石级在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没有扶手,虽仅可托足,但我到底年轻,脚步轻盈,几乎是一路小跑。过立马亭、龙蟠坡、人字瀑,慈光阁,记得买门票就在慈光阁,再到半山寺、玉屏楼,在半山寺就可以看到天都峰了。
上天都峰的路称天都磴道,很陡,一般坡度就达50至60度,最大的几乎垂直,上面的人脚几乎就在自己头顶,长长的蹬道看不到尽头,山顶的鲫鱼背一段则最为奇险,此路宽仅半米,两边悬崖深不见底,探头一望令人心悸。
天都峰险则是险,但很安全。一路行来,双手边都是半身高的铁链,除了无穷尽的石级蹬道等着去攀登,无外乎就是累,却并不可怕。想起古人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的:“天都险莫能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增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那时候登天都峰,险到真正的是以命相搏,但古时这些旅行家们却乐此不疲,真是令人敬佩。如今这些险峻的地方,如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早已不再危险了,也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
上得天都峰顶,云雾缭绕膝下,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你才知道古人“一览众山小”的诗意。
这第六次和老伴同登黄山,我们是从云谷寺后山上的。门票190元,景区内公交19,云谷寺索道80,缆车100。索道上山落地就是始信峰,和老伴再慢慢游到西海大峡谷,一路行来,石柱峰、石床峰、薄刀峰、飞来石,排云亭,丹霞峰、松林峰、九龙峰、云外峰,壁峭如劈,奇石嶙峋 ,山洞幽邃,石林密集,溪水清澈,植物繁茂。下到谷底,再坐缆车上行,和老伴一路心旷神怡,满眼美景相伴,并不觉得累,到迎客松时,想重新看看第一次登黄山的前山路,我们就选择徒步下山。
满山的游步道都是木质石质交错,平整基本都有扶手,使行走不再困难。感谢那些黄山的石工木工,峭壁上凿出了路,断崖间架上了桥;还有那些挑山工,百十多斤重的生活物资,都是他们一担一担挑上山的,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挑山工的图片,立时引来了朋友们一阵阵的惊叹,我们徒步就气喘吁吁,而他们还必须负重前行。
其实游山,真的还是需要徒步的。都说是风景在路上,但真正地游完黄山,一次二次是远远不可能的。我六上黄山,仍然有很多景点没有走到。况且,不同的季节来黄山看到的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还有天气的原因,晴天阴天雨天,黄山云海让你眼里的风景每秒都在变幻,让你痴醉迷极。
黄山最美在它的云,云气氤氲而来时,漂泊无定,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会阳光普照,一会云雾奔腾,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大雾,而分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绝妙的风景宛如一幅幅绝美的山水画。
黄山最美在它的松,矫健多姿的黄山松根盘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千姿百态,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凤凰松、麒麟松......大风呼啸时,摇撼松树,如龙如凤,修剪如波浪形的华盖,展开似飞翔之翼翅,阵阵松涛如似龙呤。
黄山最美在它的石,黄山的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沿途的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猴子观海、仙人指路、梦笔生花、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金鸡叫天都、仙桃石.....鬼斧神工,妙绝毫颠。
黄山最美在它的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丹霞峰、桃红峰、耕云峰、鳌鱼峰、始信峰、狮子峰......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
浏览着这一帧帧一段段绝美的图片视频,心里不停地概叹,“登黄山,天下无山”。
如有机缘,我定会七登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