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


一名作家在其作品的扉页上写下了一句十分有趣的题词,“请不要阅读第7章第7节的内容。”调查结果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读者买到书后无一例外地都是从第7章第7节开始阅读!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逆反心理试验,当你被提醒不要看的时候,偏偏就想看个究竟,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是充满了打破禁止的欲望,抗拒心理会越来越大。

这个实验表明,逆反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不分年龄段,不论男女老幼,一直存在于人的一举一动之间,但我们长期以来却粗暴地把它视为青春期少年的叛逆心理。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存在太多的逆反心理了。就拿我们对待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态度上来说,我们成年人已经在逆反孩子的心理了。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我们往往比孩子更情绪化,总想着用更为强硬的手段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

比如,父母把不听话的孩子关在家里,强迫他们作出妥协;教师把调皮捣蛋的学生留下来不准回家,让家长来管教。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领导对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员工,施以打击疏远,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这些在心理学上叫“反制逆反心理”,就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时,或者领导面对下属的对抗心理时,同时会出现和对方一样的逆反心理。即使夫妻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反制逆反心理。



所以,逆反心理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也不是只有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才会有的“恶果”,而是沉淀在我们基因中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面对这种从基因里带来的保护机制,既然不能消除,那么就不必过于苛求,甚至冠之以“心理问题”来绞杀。其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换个立场而已。



按照吴伯凡老师的说法,哲学家们提出我们面对世界时会采取三种立场。

第一种是物理立场,在这种立场下,你面对的往往是不能控制和抗拒的因素,所以对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第二种是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在这种立场下,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如果不按照这样的意图进行,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设计有问题,于是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冲动去改变自己的设计。

第三种是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在这种立场下,我的意向十分强烈,你应该按照我的意向做事,如果你不这样,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你,而不是我。

面对逆反心理时,我们常常采取的是意向立场,我们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对付“应该怎么样,如果不怎么样”上,导致我们的心智被这种立场牢牢控制,走不出自己的心理黑洞。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转换立场。要么转变到设计立场上,把对方的逆反心理看作是自己的设计有问题,看来要调整自己的设计模式了;或者是转变到物理立场上,把对方的逆反心理看作是自己不能控制的状态,从而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客观态度,控制自己情绪的挣扎和纠结。

这样,一旦你的立场改变了,那么被意向立场困住的心智能量就会得到释放,你的思维、行为和表达方式就会进入一个没有被扭曲的真实世界,从而找到一个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反心理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