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乃木希典这个名字在中国或许鲜少人知晓,在日本却被奉为明治时代的“军神”一类的人物。本来这位“军神”在中国知名度是不高的,最近因一件热门事件在中国爆红,不妨挖一挖这位日本奉为“军神”的人物,到底何许人也。
乃木希典,1849年出生于日本长府藩山口县,低级武士家庭出生,虽然是低级武士,可在选择投胎地这一块,乃木希典弄了一个好的开局。
在日本幕府统治的末期,西南方面兴起了四个强大的藩国,号称“西南四强藩”,就是长州、萨摩、土佐和肥前,这个四个藩国拥戴天皇亲政实施“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反抗幕府昏聩统治,德川幕府倒台以后,日本天皇亲政实施“明治维新”政治改革,就把四藩依为柱石,国家改革的栋梁。
其中实力最强的长州与萨摩两藩,更是垄断了几乎整个日本军界,那时候,陆军将领基本都是出自长州藩,海军将领基本都来自萨摩藩。
而乃木希典出生的长府藩,正是长州藩领下一个支藩,初代藩主是长州藩第一代藩主毛利辉元的堂弟毛利秀元。
后来明治天皇从长州、萨摩和土佐三个藩挑选亲兵卫队,组建直属天皇的武装力量御林军“近卫师团”乃木希典就作为长州藩的武士入选,成为了天皇的武士,乃木希典正式开启了军事生涯。
(二)
1877年,倒幕大功臣西乡隆盛,因为不满倒幕成功后成立的新政府对武士阶层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忘恩负义行为(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取消了武士的特权,武士不再由国家供养,自谋生路。还颁发了《废刀令》,禁止武士佩刀,禁止武士梳“月代头”留发髻,武士普遍感觉受到前所未有的侮辱),在九州岛振臂一呼,带领武士举兵起事,要恢复武士的光荣。
此役是为日本历史上最后一场内战,“西南战争”。
“西南战争”爆发时,乃木希典为陆军少佐,作为政府军第十四联队代理联队长,奉皇命征讨叛逆。结果在围攻叛军的大本营熊本城的时候,竟被起义武士的外围警戒部队打得一败涂地,全军溃逃,连天皇御赐的军旗都给起义军缴获。为了夺回天皇御赐军旗,失去理智的乃木希典下令军队自杀式冲锋,幸亏那时候的日本军队还没有后来那么狂热失常,还是挺正常的一群人类,眼看兵败如山倒,乃木希典也受了重伤,就强架着乃木希典逃离战场,送往野战医院,因此乃木希典保住林一条性命。
乃木希典兵败后给政府军总指挥山县有朋写了一封请罪书,准备逃离野战医院,重返战场,不慎被发现,直接就在医院关了起来。
战争结束后,山县有朋考虑到乃木希典在明知兵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然一直浴血奋战,在战场受伤,而且自请处分,作为一个军人有态度也敢于担当,也就免除了乃木希典的处罚,没有问罪。毕竟“西南战争”的最后以政府军一方的胜利告终,一场小小的联队战斗失利,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但是乃木希典一直以丢失天皇御赐的军旗耿耿于怀,觉得是百死难赎都大罪,就准备在家里切腹自杀。结果那天他的一个同僚,儿玉源太郎来他家探望他,发现他自杀这个举动,直接劈头劈脸痛骂了他一顿,才打消了乃木希典这个念头。虽然暂时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战败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乃木希典的身上,他整天酗酒买醉,摧残自己的身体来自虐式赎罪。
在这次战败后乃木希典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一些缺点,只不过是一场小战斗的失败,已经得到了上司原谅,同僚也努力开导过,可乃木希典仍然执着,充分暴露了性格上的病态固执,因为一次战败后就公开自虐自己身体的军官,难道还能指望他珍惜部下和士兵的生命吗?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对待起别人的生命如何会重视?更不用说是来自敌国的俘虏与百姓的生命,这种狂人其对生命的藐视轻蔑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三)
乃木希典颓废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他的天皇陛下就给予了他一个新的任务,派遣他是德国学习军事技。1886年,乃木希典第一次离开日本到达西方,乃木希典的印象里,本来以为西方都是纸醉金迷,奢侈腐败,一团乱糟糟的社会。没想到在德国的见闻让乃木希典大出意外,德国人的自律、严谨和严整,大大刺激了乃木希典,乃木希典回国后马上把所见所学,写成了《肃军意见书》呈递日本军部,建议日本按照德国军队的方式改造、整顿和训练军队。
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这时候晋升陆军少将的乃木希典,作为日本第一旅团旅团长,参加了旅顺口之战。在攻打旅顺的时候,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进攻收到了挫折,“伤害”了日本军队将领的“自尊心”,所以颁布了“城破之日,除妇女老幼之外,一律格杀勿论”的命令。
所以日军破城之后,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一直持续了四天三夜。死亡人数一直是个谜,只知道四天三夜后,旅顺只剩下三十六个活人,事后日本军队为了掩盖罪恶,把死难者尸体集中焚烧,足足烧了十多天,吧骨灰收进几口大棺材里面,埋在了旅顺白玉山东麓,也就是今天旅顺口的“万忠墓”。
旅顺大屠杀,是近代以来第一次中国遭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最严重的有针对性的种族灭绝大屠杀,接下来能与之相比较的,就是1900年的沙俄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大屠杀与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
(四)
“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乃木希典先是被任命为台南守备司令,后在1896年直接就任台湾总督。
那时候台湾人民还在陆陆续续反抗着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台湾岛内的各种抗日力量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乃木希典接任台湾总督之后疲于奔命不停镇压,身心俱疲,在给友人的信件中抱怨:“日本得到台湾,就像一个乞丐得到了一匹马。可乞丐不会骑马,还老给马踹。”
于是乃木希典这个“人才”突发一个念头,既然台湾那么难治理,要不就把台湾给卖了,刚好可以甩包袱。恰好此时日本政府也因为财政困难,给弄得焦头烂额,对于乃木希典这个建议,真有点心动,于是就同意乃木希典就开始了行动。
乃木希典先是找上了英国,想把台湾卖给英国,可是英国是堂堂日不落帝国,全世界所有的时区内都有英国的殖民地,在亚洲当时就控制着印度、缅甸、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就连上海和武汉都有英国的租界,英国实在是看不上台湾。对乃木希典爱搭不理。看见英国不感兴趣,法国却主动凑上来,表示愿意购买台湾,和日本外务省谈判后,商定日本以一千五百万法郎的价格购买台湾。
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召开政府最高层的会议,讨论这件事情,乃木希典作为台湾总督发言,乃木希典说:“日本自从占领台湾后,一分钱好处也没得到。为了控制台湾还死了不少人,这种赔本的买卖不能再做了。”而且乃木希典认为,日本根本没办法改变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所以日本在台湾能取到的经济收益,肯定抵不过为了维护日本在台湾的统治而付出的人力和财力。
乃木希典的发言得到了很多在场的日本高官认可,一致认为应该把台湾卖给法国,另外有的高官提出不急于卖给法国,还可以和中国的清政府商量,当初甲午战败,清政府能付三千万两白银“赎辽费”,这次赎台湾说不定也能向清政府宰个好价钱。
这时候,内政大臣儿玉源太郎(阻止乃木希典自杀那位仁兄)突然插话,对伊藤博文说:“台湾并非难以统治,如今闹成这个局面,是日本派去台湾的官员太无能导致,如果首相阁下觉得,政府之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去统治台湾,那么我毛遂自荐,去当这个台湾总督。”伊藤博文被儿玉源太郎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打动,觉得不卖台湾了,改派儿玉源太郎为台湾总督,管制台湾一切军政民生,政府不加干预。乃木希典当场就被辞职了,而他治理不善而倒卖台湾的事情,一时间也成为了笑柄。
(五)
1904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权益的“日俄战争”战争爆发,这时候乃木希典已经贵为陆军大将,指挥日军第三集团军,负责攻打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旅顺要塞。在甲午战争的时候,乃木希典就占领过北洋水师基地的旅顺,这次可谓旧地重游,只是,这时的旅顺要塞,已非当年的旅顺可比。
甲午战争之后,俄国仗着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强租了旅顺作为俄国的租界,在北洋水师遗留下来的旅顺各种防御设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由于工程浩大,沙俄财政困难,直到日俄战争爆发,要塞改造还没有完全完工,但这个时候旅顺拥有了用战壕连接起来的八座半永久堡垒,九个中央堡垒,而且配备了大量马克马克沁机关枪,组成了强大的火力防御网。
面对俄军先进的防御工事和武器装备,乃木希典这个在德国深造过的军官,居然采取了人海战术,命令士兵以血肉之躯不断去冲击俄国人坚如磐石,火力强大,满布地雷和铁丝网的阵地和堡垒。
旅顺会战持续了五个月,日军累计总投入兵力十三万,伤亡六万人,伤亡近一半,就连乃木希典仅有的两个儿子也在他逼迫冲锋下“为国捐躯”,最后还是因为俄军弹尽粮绝,外援不至,士气低落而主动投降。
因为旅顺会战中的惨重伤亡,之后由于乃木希典得病,剩下的主要取得决定性战役胜利的战斗由儿玉源太郎(没错,又是这个家伙)代替指挥取得,所以整个战争中乃木希典的评价都是极其负面。后世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在他的小说《坂上之云》中,更是极其描写了乃木希典的固执、愚蠢与无能。
(六)
乃木希典作为一名将领可以说是典型的有勇无谋的“愚将”,扔再三国估计也就夏侯渊、孟获一类货色,凭什么能和威震战国的上杉谦信和平安时期传奇英雄源义经并肩,获得明治时期“军神”的称号呢?
最大的原因是,乃木希典和她的妻子乃木静子,在明治天皇去世后,自杀了。
用日本的“专业术语”就是:追腹。就是在主公死后,切腹自尽,追随主公于地下。乃木希典当时已经贵为陆军大将,身份显赫,还不忘当年自己是明治天皇亲自挑选出来的御林军,作为天皇的武士,天皇就是他的主君,本是下等武士的他,由于天皇过蒙拔擢,才得以有今日功名,所以明治天皇一死,乃木希典顿时觉得天崩地塌,决意追随先帝于地下。
正是因为乃木希典显赫的身份和那股固执的愚忠,非常符合当时已经逐渐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忠君”和“黩武”的社会气氛。所以乃木希典夫妇自杀后,受到了空前狂热的盲目追捧,当时对东京市长出面牵头,在东京赤坂区购买了一块土地,为乃木夫妇建造了一处纪念神社,神社建成之后,周边的地区也改名为:“乃木坂”,而这家神社就是今日的乃木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