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悟人生——“论语经典一百则”(7)

杨芳(子庸)

    今天讲一则关于仁爱思想的句子。仁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论语》总共16000字,一个“仁”字就出现了109次,可见这个字的分量。仁字也是论语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所以,要想学习经典,读懂孔子的思想,就要从这个仁字开始。因为“仁”字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它的内涵相当丰富,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讲这个字的内涵。

  在《论语 颜渊篇》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焚迟问仁。子曰:“爱人。”

  这段话的原句内容非常多,但是,我今天只在这一段当中截取第一句。

  樊迟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有一天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两个字,爱人。

    什么是爱人,各位?爱人指的就是我们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关系。爱人就是对人好,就这么简单。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修炼自己的情怀,那就要去对人好,就这么简单。有的人就会问,那怎么去对人好,我为什么要对别人好呢?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孔子“仁者爱人”,具体的内涵有哪些?

    仁爱的内涵第一是不伤害。就是不要去伤害他人。我们与任何人相处,尽量不要去伤害别人。哪怕这个人是你恨的人,是你讨厌的人,你不都要轻易的去伤害他。

    第二是接纳。我们在生活当中总会遇到一些性格不合、品性不同的人,或者是看着不顺眼的人,对吧?但是,偏偏还要天天见面,比如我们在单位里上班,可能就会有这样的同事,那怎么办呢?只有接纳和尊重,接纳他和尊重他,是一种仁善的修养。如果你没有这种修养,你不想有这种仁善,你也必须要接纳他,因为不接纳,你每天一见到他就很痛苦。反正痛苦的是你又不是他,对吧?你不尊重他的存在,你如何与他相处呢。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当你有一天能够接纳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你的胸襟气度也就大了很多,胸襟气度越来越大,人也就会越来越大气,人的长相也就越来越开阔,不会越来越小家子气。换言之,胸襟与格局大的人,宽厚的人,接纳的人就会多,看不惯的人就会少。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自己活得轻快一些,我们就要和光同尘。既能看得见光明,也要看得见卑微的尘土。既要敬仰圣贤心胸,也要容纳下红尘那些俗客;既要做光明磊落的人,也要保持对世俗烟火的热爱。这样兼容并包、和光同尘是一种最智慧的,也是最仁善的活法。其实,就是让自己自在一些,不要给自己添堵。

    仁爱的第三个内涵是善待。为人处事不伤害他人,这是做人的底线。能够接纳他人是基本的修养,那么善待他人,就是一种善行了,仁爱在这里就发生了。当你能够善待他人的时候,仁爱就发生了。

    仁爱的第四个内涵是什么呢?那就再上一个层次了,就是仁德了。仁德就体现在立人达人上。立人是帮助他人成长提升,达人是助力他人成事成功。这些都需要有很大的能力。作为我们普通人,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成功,怎么办呢?我们照样可以修仁德,就是多做一些成人之美的事情,多做一些让别人锦上添花的事情。

    仁爱的第五个层次是什么呢?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叫大仁大义,就是孔子说的杀身成仁,孟子说的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是一种大情怀。一种指的是人格的临危不屈,比如说像文天祥这样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国家民族有危难的时候,冲在一线的那些人,我们称之为英雄的那些人。比如说这一次在一线抗击疫情的那些医生们,都是舍生取义的英雄,这是一种大仁大义!

    还有比大仁大义更高的一个层次吗?

  有,仁爱的第六个内涵,那就是仁爱的精神:慈悲。就是对万物的慈悲,叫民胞物与,就是你不仅对人好,对圣贤英雄敬重,对动物爱护,对植物也爱惜,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爱,这就是大仁爱大慈悲。

    这些都是仁爱的内涵,所以仁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也不是说必须要给别人一样东西。

    仁爱里面包含了这么丰富的六大内涵。那么了解了六大内涵,有人可能还在想,我凭什么对人好啊,我就不想对人好。怎么着呢?我就不对你好,你又能怎么样呢?当然,当一个人选择不对别人好,这是他的权利。那么,如果你问我的话,我给你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人生是个单程线,人生是不可能重来的,人如果没有向善和向上的追求,就必然有向下的堕落或者平庸。

    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邪恶的力量都太大。邪恶不用学就会,而且它会自动地牵引人往下走。那么当一个人被邪恶牵着走的时候,即使有能力挣钱,有能力做大事,但终究心里是得不到平静和幸福的。也就是说,枉为这一生一世。所以这就是仁者的内涵,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

  这一则里面诞生了一个成语,叫“仁者爱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待续)

作者简介:杨芳,字子庸,笔名芳霏远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文博副研究员,中国战略型人才库高级礼仪培训师,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国学文化高级讲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与匾额文化传播者。2012年出版匾额文化学术专著《古匾集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经典 悟人生——“论语经典一百则”(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