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自律性


假期来了,父母要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也有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家,很多家长又开始焦虑了,自己不在家,孩子会不会没完没了的看电视?会不会整天玩手机游戏?每天的作业能不能按时完成?这一切都是未知数,有的家长提前帮孩子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寒假计划,也有的家长不时的打电话回家“查岗”,但是无论怎样,都总是会有一种失控感,让孩子学会自律怎么就那么难呢?

对待不同年龄的孩子,教养方法也不一样,3岁以前的孩子、3-6岁的孩子、上小学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方法各不相同。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越多,也越好教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父母说了算的一元关系,孩子上幼儿园、乃至上小学低年级的阶段,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和孩子协商,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培养他的独立性,让亲子关系进入二元关系;到了青春期,父母要学会更多得体的后退,我们在后面给一些建议和帮助,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决定,让亲子关系进入孩子为自己做主的三元关系。

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一步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但是如何他律,又如何自律呢?这里面有学问。通过提醒、唠叨,让孩子能够马上去写作业容易,但是指望孩子能自动自觉的按时开始和完成作业,几乎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家长习惯于讲道理,指责、批评、惩罚的方式叫孩子改变,可能当时孩子会停下来或者改变一下,但是能改得了一时,却不能带来持久的改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呢?

【一】我们做父母的要努力自律。

自律的形成并非来自严厉的管教,而是来自自爱。能自爱的孩子才有更强的自尊心,有自尊心的孩子才更能自律。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并非真的出于教育的目的,往往是孩子的行为触发了我们心里的某个痛处,然后就发飙、给脸色甚至辱骂,发泄我们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情绪。这样的教育,有发飙、有泄愤、有粗暴教育,往往是在亲子关系的情感账户中的取款行为,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有条件的交换,你听话、努力我就爱你,你不听话、淘气我就生气、发怒,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总是在看大人的脸色,所以这样的孩子很难自我认同,很难有自爱和高自尊。

经常被指责、羞辱、辱骂的孩子不能自爱,缺少高自尊,自然也就失去了自律性,特别是孩子看到父母经常会说自己发脾气不好,以后不发脾气了,但是一到时候该发怒还是发怒,该吼叫还是吼叫;也有的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可是自己的手机不离手,随时随地都看手机,尽管我们会冠以工作的理由,可是在孩子看来,你嘴里在说这个不能做,不让我做,可是你自己却管不了自己,你自己却在做。言传身教的出了问题。孩子内心不信服,再缺少高自尊和自律能力,问题就来了。

【二】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一定记得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是幼儿时期尽量给孩子一个幸福、健康的成长环境,妈妈的情绪要稳定、喜悦,爸爸更多的关爱妻子和孩子,家庭充满幸福、温馨、和谐,让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在3-5岁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孩子对父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都能健康发展并顺利完成,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更能遵守承诺,更容易自律。

有些父母通常会用成人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孩子,他们没能接纳孩子的天真、单纯、活泼好奇、无常、任性、感情用事,或者是简单、直接、快乐等属于孩子的天性。 

他们习惯于负面看问题,经常会在孩子玩的很开心的时候,用这种话去打击孩子。比如有什么好笑的,有什么好玩的,不觉得你有什么意思,你太幼稚了。太单纯了,你太天真了。甚至动不动就打一顿。

我们说,孩子随时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内心缺少安全感,经常活在压抑的状态下,他拿什么来承受压力?何谈有目标和面对未来呢?他们不敢期待未来,不敢相信自己,更谈不上自律。




【三】适当的放手,学会信任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错误地认为,管制住孩子,让孩子听话,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要求,孩子就能按我们的要求作出改变,变得自律。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些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外部的要求,而不是从自身需要出发,并不是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的改变。

也有的时候,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或者心疼孩子,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不肯给孩子去尝试,自己大手一伸都帮孩子去做了。

看似我们对孩子的爱,其实是我们对孩子的“碍”,因为我们的压制,因为我们的代替,破坏了孩子探索、独立的机会,破坏了给孩子做自己的机会。凡事都有你去安排好了,他乐得自己享受,形成习惯之后,还需要自我管理干嘛?这样的孩子,无法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成为不了自己的主人,他就很难有独立性,很难自律。

惯性会让孩子不由自主的懒散下去,直到青春期的时候你实在看不下去了,再去催促孩子自律,恐怕会难上加难。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越早越好。

父母要先做好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我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我们能够在孩子面前说到做到,我们能够陪伴孩子塑造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用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自尊、自爱、自信,帮助孩子建立高自我价值感,和孩子一起进入自律的状态。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能接纳孩子的不足,并且积极欣赏、肯定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向好的部分看齐,并且努力做好自己,让孩子做好他自己。而不是紧盯着孩子的行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大人和孩子怨声载道。



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上学,甚至四五年级,孩子没办法做到自律怎么办?

既然指责、抱怨行不通,我们就先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从改善亲子关系入手,经常陪伴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孩子喜欢打球我们就陪他打球,喜欢下棋我们就陪他下棋,还可以邀请孩子陪爸爸妈妈去跑步,在运动中往往能迅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并且在安排假期计划的时候,放下我们的控制欲,在我们没办法掌控的部分尽可能的让孩子开心的玩,保证安全就好,多给孩子创造玩的机会,如果有时间我们就陪着孩子一起玩,找一些小伙伴跟孩子一起玩,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建立健康的伙伴关系。

可以把写作业的时间安排在我们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段,家长读书,孩子写作业,在家里共同学习,大氛围如此,孩子也会很快融入。并且我没能学会积极欣赏、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也要看见、反馈,让孩子也能发现自己的价值,慢慢的就能激发孩子内心里积极向上的部分,能够被爱、给欣赏、被肯定,他就有了自爱和自尊,也就有了自律能力哦。

特别是对于那些本来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越急于求成越事与愿违。不仅帮不到孩子建立自信,反而会让孩子很挫败。他已经那么多年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今天你一下子很着急的就让他变得自律,根本就不现实。我们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接纳孩子的行为,这件事几乎就没有翻转的可能。

所以这里推心置腹的告诉那些有些急迫的家长朋友,先从自己做起,多学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够做好我们自己,然后再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带着孩子一起向自律出发,我们才有机会陪伴孩子走上积极向上的快车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培养孩子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