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越勤奋越养不起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有这两个字

01

从小到大,身边人都跟我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而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看。

首先,如果你能力不错,懂得为人处世,更懂得规避风险,那你确实能够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其次,如果你能力不行,也不懂得为人处世,更不懂得规避风险,那你就很难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就像一个勤奋的农民,他春天的时候便往地里播撒种子,谁知道中途遇到了不可控的气候及人祸风险。到最后,他辛辛苦苦耕种的土地,竟然颗粒无收。

这世上的一切,都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努力确实是好事,勤奋确实能够让你吃得饱,穿得暖。可实际上呢?你最后依旧没有任何的余钱。

有人谈过这么一个观点,打工的钱只能维持你吃饭,但不能让你做“吃饭”以外的事儿。

为什么有些人勤奋到最后就赚大钱了,而有些人勤奋到最后还是一无所得呢?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一番。

02

最近认识了一个同行张先生,学历不算高,也就大学毕业而已,但他36岁之前已经奋斗到身家千万的级别了。

当所有人都期望考公、进互联网大厂或者拆迁补偿的时候,别人竟然能够白手起家,这确实不可思议。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他一辈子都是打工的思维,而他一辈子都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后者远超前者罢了。不论前者学历有多高,哪怕是教授。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张先生便投入到游戏程序编写的行业当中。半年后,他选择自己单干。再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和别人一起搞出来了一套不错的辅助程序,月收入达到了三十万。

在同一个区域,张先生发现有竞争对手威胁着他,所以他每个月腾出十五万元来找人搞垮这个竞争对手。

就是这种模式,一运营就是4年的时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面,他赚了七百万左右。

有了这第一桶金,他也就开启了人生的“飞速发展”模式。后来,他组了一个团队,一同研究某游戏程序的漏洞,又赚了一两百万。

慢慢地,他觉得不能在游戏领域继续待下去了,就选择参与到互联网和商业的竞争当中。可以说,他之前所赚的资本,给了他巨大的推力。

03

他有很多从商从政的同学。因此,他借助了“人脉”的力量,一步步参与到项目的承包当中。尤其是某些大企业的项目,他一下子就能抓住。

在一次企业采购的问题上,全部的供应商都给出了低价,唯独他提出了高价,甚至超过了市场两倍的价格。可是,企业还是选择了他。为什么呢?

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往的人都喜欢越便宜越好的东西,可现在的人不一样,尤其是非私企的大企业的领导们,都习惯于高大上的东西,求高价即质量的安心。所以,反向思维来行事,也许更有效果。就像一辆汽车,大众、宝马和劳斯莱斯都能够跑,可质量和使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看买主的实力。”

在商海当中,他越做越大,资产超过了上千万。但是,当中的信息流,以及诸多问题,其实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两个字——思维。

他是打工的思维,没办法,一辈子只能安安心心打工,啥都干不了。像这些人,其实占据了99%之多。没办法,打工的思维是“学校”教给我们的,我们无法改变。

相反,有些人跳出了打工的思维,凭借口才、能力、资金和胆量,干成了许多事儿。这,就是别人积累财富的关键所在。

04

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某地出现了“淘金热”的情况,你会去挖金子吗?如果不会,那你会怎么做?

99%的人看到了“淘金热”之后,绝对一窝蜂去挖金子。到最后,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无功而返。为什么呢?因为挖的人太多了,资源太少了,根本不够分。

就像当下社会的内卷,连某偏远地区的编制单位都有两万人报名,四千人参加考试竞争。4000:1的比例,足够吓人的了。

但是,还有1%的人不会这么选择。

他们看到了淘金热,第一时间不是去淘金,而是去卖铁铲和挖金子的服装。到最后,这1%的人赚得盆满钵满。

同样的道理,有人看到了什么考试最多人参与,他们就去卖考试的资料。我不跟你竞争,但我教你跟别人竞争。最后,他们把考试的人的钱都赚光了。

这就是“商业”的本质。

就拿“勤奋”这个词来说,它很好,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品质。但是,如果你的勤奋只用于“帮老板赚钱”这件事上,那你最后的结果,不过是你勤奋工作,多年工资不变,而老板年末换车,你愈发唏嘘而已。

一切,很现实,从来没有那么多的理由。

文/舒山有鹿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越勤奋越养不起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有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