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不仅饱含人文情怀,更展现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真谛

19世纪中叶,《简·爱》在问世之初,就掀起了一波热潮。同时代的马克思、维多利亚女王都曾是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

但同时,评论界的褒贬之声一直相伴而行。有作家表示,夏洛蒂·勃朗特只是一个主观主义的作家,她的创作套路就“我爱,我恨,我痛苦”。

直到1947年,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诗人角”树立起了一座勃朗特三姐妹的纪念碑。从此,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受到了权威的肯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文学界将《简·爱》看做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一面旗帜,广为传播。小说中,简·爱勇于抗争、追求平等的形象,也从此深入人心。

夏洛蒂的经历,孕育出了平凡的“简·爱”

夏洛蒂,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乡村。19世纪初,那里仍是一片偏远、苦寒、单调的荒原,四周只有茫茫旷野和连片的沼泽。

她的父亲虽然毕业于剑桥,但只是一个穷牧师。在母亲和两个姐姐相继病逝后,夏洛蒂的依靠只剩下性格孤僻、克制的父亲。同时,她也成为了家中长女,承担起了对弟弟妹妹们的责任。

童年的经历,使夏洛蒂成为了一个有原则、讲道德,但又孤独的人。

那时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许多中产阶级女性纷纷从劳动中脱离出来,过上了追求精美服饰,参加下午茶和奢华舞会的生活。她们被誉为“家庭中的天使”或者“花园皇后”。但是仍有很多女性,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

当时,社会没有更多的工作可以提供给女性,只有女仆和家庭教师。夏洛蒂也只得依靠家庭教师的工作来谋生。但因为缺乏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夏洛蒂倍感艰辛。她通常在一户家庭只能连续工作几个月,就不得不离职。

夏洛蒂曾把自己的文学作品寄给当时有名的诗人罗伯特·骚塞,但对方称“文学不是女人能从事的事业,此人也并无天赋”。夏洛蒂也与妹妹们共同开办过学校,但却无一人报名。谁也没料到,几年以后,勃朗特三姐妹却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奇迹。

在人们心中,那时唯一向女性开放的职业就是婚姻。女性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姣好的容貌与丰厚的嫁妆。可惜,夏洛蒂两者都没有。

曾有人谈到夏洛蒂时说,“她常不安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缺少女性魅力,这看起来很奇怪,天赋才华并没能使她超脱对外表缺陷的过分计较”。

夏洛蒂因为容貌而感到自卑,甚至“自觉形同小丑”。但是,她却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将女性容貌的美与丑进行审视、比较,并且认为在道德的自信面前,纯碎的美貌与财富也并无什么优势。

夏洛蒂对两个妹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同样地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一样,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就在那一时刻,长相平凡、一无所有的“简·爱”诞生了。但她仍然光彩夺目,因为她道德高尚、富有才华、情感丰富。后来的人们,也把《简·爱》看做是一部具有浓厚的夏洛蒂·勃朗特自传色彩的小说。

从菲勒斯文明秩序的压迫,到简·爱的反抗

“菲勒斯”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本是表现男性生殖力的图腾。但随着西方历史的推进,它逐渐成为父权秩序的代名词,并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传统的中轴,存在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之中。

曾撰写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在《忏悔录》中写道,“女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使男人的生活甜蜜愉悦”。就连一国之君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必须“恪守妇道”,为英国女性树立“家庭中的天使”的榜样。

在菲勒斯文明秩序如此根深蒂固的那个时代,简·爱的抗争,意义非凡。

恩格斯认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在社会的劳动生产之外,只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男女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

而这一点,正是简·爱所重视的,“我永远受不了让罗切斯特先生把我打扮得像一个玩偶,每天让金雨淋在我周围”。

简·爱通过家庭教师的工作赚得自己的衣食所需,即使和罗切斯特已经订婚,也表示“继续作阿黛勒的家庭教师,用这个挣得我的膳宿费和外加的一年30英镑”。

结尾,简·爱获得了叔叔的一笔遗产,并重新回到了因为庄园失火而变得一贫如洗的罗切斯特身边。有评论家认为,遗产的细节是多此一举。但夏洛蒂正是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了经济对女性的重要性。

除了经济,夏洛蒂还重视女性的思想。她在日记中写道,“和美丽的女人相比,我的外貌像个木偶人;可在思想上,我知道她们是呆滞的,对我来说是冷冰冰的”。

在《简·爱》中,英格拉姆小姐出身富裕的上流社会,有着美丽的容颜,但却没有自己的见解,不善良又缺乏同情心,缺少温柔和真诚。而长相平凡的简·爱却勤于思考、聪明伶俐,她总是在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对话中,应对敏捷、见解独到。

最终,罗切斯特也选择倾心于这位有思想、有判断力的“灰姑娘”,舍弃了上流社会的“美丽花瓶”。

夏洛蒂不仅在经济和思想方面提出要求,更是对人格的平等与独立发出了呐喊。

从简·爱开始反击表哥无缘由的殴打时起,她的人格意识就已经觉醒。她告诉朋友海伦,“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就该狠狠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长大后的简·爱在面对深爱的罗切斯特先生,则说出了那段著名的“平等宣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同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我们是平等的”。

这段宣言在菲勒斯文明秩序下,是一段勇敢的、捍卫自己权利与尊严的宣言。也正是由于像简·爱带来的这种思想碰撞,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更迭进步。

简·爱一路的追求,展现了美学的真谛

在如今的社会,女性早已冲破不平等的社会观念的束缚。像简·爱一样,勇敢、自由、激越的女性也比比皆是。但是,不论时代经历了多少变迁,《简·爱》一直为读者所钟爱。《简·爱》中展现的美好,仍令人心生向往。

人类从很早就开始了对于美的本质的探索。最初,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认为美在物体形式,比如平衡、对称、整齐。之后,新柏拉图主义的美,在于理性,在于达到一种“内在目的”;而与之相对的英国经验主义,则认为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

但是德国古典美学,却意识到之前观点的片面性,并努力寻求一条统一的路径。在康德和黑格尔看来,理性的内容和感性的形式达到统一,才是真正的美。美,是内容经过艺术处理、成为作品时的最高成就。

而小说中,简·爱从童年的反抗,到最后与罗切斯特的结合,正是一个寻求理性与感性达到统一的过程。

年幼的简·爱失去父母,在舅妈家受到蛮横、暴虐的对待。她既惶恐不安,又愤愤不平。她大喊“不公平,太不公平了”。简·爱的以怨报怨,则是最初盲目的感性。

随后,小简·爱被送进一家严苛的慈善学校。她在那结交到了唯一的朋友海伦。当海伦遭到鞭罚,简·爱愤怒不已,海伦却展现出了宽容。这让简·爱第一次感受到,“海伦在凭借一种我看不到的眼光在观察事物”。

老师谭波尔小姐,也像母亲一样爱护着简·爱。她举止端庄、彬彬有礼,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简·爱狂热、暴躁的性格。

海伦染病去世后,墓碑上刻着“我将再生”。这也意味着简·爱将接受理性的指引,延续海伦崇高的灵魂。

当简·爱成年后,决心追求向往的自由。她来到桑菲尔德庄园,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在那,她遇到了深爱的罗切斯特。但是,当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仍有一位“疯妻子”在世,简·爱不得不遵从“社会契约”。她拒绝留下成为情妇,忍痛转身离开了庄园。理性终究战胜了感性。

在简·爱濒临死亡时,她遇到了圣约翰兄妹。一段时间后,圣约翰要求简·爱成为他的妻子。但简·爱知道,圣约翰需要的只是一个同去印度的传教助手。她虽然感激圣约翰之前的帮助,但仍然遵从内心感性的召唤,拒绝了他。

简·爱重新回到庄园寻找罗切斯特。此时,罗切斯特已在火灾中落下残疾、一无所有,“疯妻子”也意外丧生。社会契约再无阻碍,两人遵从内心的召唤,终于结合。理性与感性最终达到了统一。

夏洛蒂·勃朗特将简·爱的精神构筑在维护女性权利、尊严的基础上,并通过艺术处理,为人们展示了美的真谛。《简·爱》能在不同时代,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也许这就是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爱》:不仅饱含人文情怀,更展现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