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一篇历史网文,引用了水经注中三峡的文字,于是我在段落评论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峡》是郦道元写的吗?跟贴有两种,一种说是,并且是郦道元亲身游览过三峡后写作而成;一种说不是,是他参考前人文字,加工后完成。要知道,中学课本上《三峡》一篇,作者明白写着郦道元,但他是北魏大臣,而三峡在南朝境内,那么他是否真的到过三峡呢?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粗野的研究。
1. 郦道元与《水经注》
要了解这个问题的争议,首先要看郦道元其人和《水经注》的由来。
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鹿人(今河北涿州)。其人事迹见于《魏书 酷吏传》和《北史》其父郦范列传的附传中,以后者更为详细。郦道元父祖皆为高官,他年少时就承袭了永宁伯的爵位,累任方面重臣,为政威猛。
《水经注》,顾名思义,就是给《水经》作的注。这当然是一句废话,但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郦道元只是在做注,考订、解释其文,其中固然有原创,但少不了旁征博引。而读《水经注》的原文,他引用他人文章做注并不罕见。
2. 郦道元去过三峡吗?
郦道元生活在北魏后期,与此同时,他成年后南朝经历了两个政权:齐和梁。读史书传记,以及《水经注》他本人的叙述,没有发现出使南方的经历。在此期间,三峡一直是南朝的疆土。《南齐书 州郡志》有载,荆州有巴东、建平(下有巫县、秭归县等)、巴等郡。
三峡险隘,山蛮寇贼,宋泰始三年,议立三巴校尉以镇之。后省,升明二年,复置。建元二年,分荆州巴东、建平,益州巴郡为州,立刺史,而领巴东太守,又割涪陵郡属。永明元年省,各还本属焉。
——《南齐书 州郡志》巴州
也就是说,从郦道元出生,直到在雍州刺史萧宝夤叛乱中骂贼而死,没有他到过三峡地区的记载。而他作为北魏高官,做过鲁阳郡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实权官职。这样的官员,即使免官赋闲期间,也不宜在别国长期活动。
此外,郦学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先生也曾写过《郦道元生平考》,提到郦道元没有去过三峡。
由此可见,郦道元应当是没有去过三峡,以及南朝疆域内其他地区的。但他仍然将这些区域纳入《水经注》中。要知道,在他生活的年代,南北分裂已有数百年之久,同时代的地理著作,也多将局限在一州之地,甚至如《洛阳伽蓝记》,只写一城之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仍能胸怀天下江河湖海,郦道元之格局,可以说是立于时代之上了。当然,其他地理著作亦有长处,如《洛阳伽蓝记》,表面上是写洛阳城中寺院,实际上则是写北魏的兴衰,读其文,一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
3. 《三峡》到底是谁写的?
《三峡》一篇可谓是《水经注》里的经典之作,位于《水经注 江水》一卷,原文如下:
……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峽,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 江水》
但凡去过三峡者,都能明白这段文字的妙处,作为一本地理专著,却有如此高的文学价值,实属罕见。既然郦道元本人没去过三峡,那么这篇《三峡》最早的作者是不是郦道元呢?
我通过百度和谷歌检索到了网络上的一些回答,但都不够详细,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比如《三峡》是郦道元在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基础上润色而来,又有人说是引用了盛弘之《荆州记》。这里提到两部著作也出现在《三峡》一文所属的《江水》卷中,可惜的是,二者全文皆散轶,只能从后人零星的引用中窥见一些面貌。袁山松为东晋人,死于孙恩之乱,著有后汉书百篇,世说新语中有其事迹。盛弘之为南朝宋人,事迹不可考。
《荆州记》三卷(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 ——《隋书 经籍志》
这里我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分别进入
维基文库(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s/Wikisource:%E9%A6%96%E9%A1%B5)
和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https://ctext.org/zhs),全文检索关键词“两岸连山”,寻找匹配条目。
经过一番筛选,得到了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记载。其中水经注原文和引用水经注者自不必说,重点讨论其他出处。
(1). 《世说新语》黜免篇刘孝标的注中,刘孝标是南朝梁人。
2.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荆州记》曰:“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世说新语 黜免》
(2).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编纂:
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西陵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暮.黄牛如故.
又曰.桂阳郡西南五十里.有万岁山.有石室锺乳.山上悉生灵寿木.
又曰.武陵舞阳县.有淳于白雉二山.在宁州武陵二界畔.绝壑之半.有一石雉.远望首尾.可长二丈.申足翔翼.若虚中翻飞.颈缀著石.
又曰.衡山有三峰极秀.一峰名紫盖.
又曰.宜都夷道县西南九十里.有望州山.四面壁立.登此见一州内.东有涌泉.欲雨.辄有赤气.故名丹水.
又曰.宜都宜昌县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艺文类聚 总载山》
(3).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纂:
盛弘之《荆州记》曰:旧云自二峡取蜀数千里中,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渌潭,回清到影,绝多生柽,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袁山松《宜都记》曰:楚之世有三峡,高山重鄣,非日中半夜,不见日月,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也。
——《太平御览 峡》
又有:
《宜都山川记》曰: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煽柔沾衣。”
——《太平御览 猿》
(4).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编
荆州记云,㳂江峡三十里有新奔滩,至巫峽,因山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旧云自三峡取蜀数千里,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唯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所谓高山寻云,怒湍流水,绝非人境。
——《太平寰宇记 奉节县》
可以看到,至少渔者之歌早已流传,虽然各个版本略有不同,但显然是同一首。所谓峡谷中不见日月的说法亦早有之,尤其盛弘之《荆州记》描述与水经注中描述完全相同。而“至于夏水襄陵”到“每至晴初霜旦”一段,上列四种《荆州记》引用中,只有《太平御览》与《水经注》完全相同,而同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引《荆州记》的内容则没有提到这段。
从文字的相似性上来说,《水经注》引用或部分引用《荆州记》应当是事实,但其中郦道元是否有增删修改和零星发挥则不能确定。出现争议的原因在于,《水经注》其他地方,但凡引用他书,都会提到出处,《三峡》一段则没有,可是事实上又与《荆州记》内容相类。
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太平御览》编纂的时期,大量引用《水经注》,《荆州记》等,还出现了很多如今流传的《水经注》版本中没有出现的段落。可见两本书在传承中都出现了不小的偏差。
更直接的论断出现在《水经注疏》中,
(会贞按:自三峡七百里中以下,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御览》五十三,又《类聚》九十五引《宜都山川记》,戴一歌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水经注疏 江水二》
后两句是指渔者之歌,第一句则清楚的给出了该文出自《荆州记》的结论,理由同(3)。《水经注疏》的编纂者是清末郦学名家、湖北宜都人杨守敬及其弟子熊会贞,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4. 总结
由于我并不是历史专业学生,平时在文、史方面用功也不深,研究这类问题必然有诸多不得法之处。只能借古代经典电子化的便利,做一些粗浅的工作。同时,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能把搜到的结果罗列在上方。个人看法是,
1. 郦道元本人终身仕魏,没有去过南朝,更没有去过三峡。
2.《水经注 三峡》一段参考了《荆州记》的原文,但可能在此基础上有轻微的改动。
因此,教科书上直接将作者标记为郦道元的做法值得商榷。可是语文教科书更关注的是文字本身的价值,而非其出处,很难花大篇幅解释来龙去脉。历史上失传的书籍典章,又何止这几部呢?正如某人所言,“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郦道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A6%E9%81%93%E5%85%83
2. 魏书 卷八十九 列传第七十七,[北齐] 魏收, https://www.gushiwen.com/dianjiv/80048.html
3. 北史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隋唐] 李大师、李延寿,https://www.gushiwen.com/dianjiv/80381.html
4. 陈桥驿,郦道元生平考,地理学报 Vol.43,1988, http://www.geog.com.cn/CN/10.11821/xb198803006
5. 南齐书 卷十五 志第七 州郡下,[梁]萧子显,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nqs/014.htm
6. 隋书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uis/032.htm
7. 郦道元的《三峡》?盛弘之的《荆州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8e1aef0102wkld.html
8. 郦道元有没有到过三峡?http://shauyoo.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html
9. 世说新语 黜免,[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0ssxyjs/28.htm
10. 艺文类聚 卷七 山部上,[唐]欧阳询等,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201/03ywlj/006.htm
11. 太平御览 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 [宋]李昉等,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201/03tpyl/0052.htm
12. 太平御览 卷九百十 兽部二十二 [宋]李昉等,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201/03tpyl/0909.htm
13. 太平寰宇记 卷一百四十八 奉节县 [宋]乐史,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E5%A4%AA%E5%B9%B3%E5%AF%B0%E5%AE%87%E8%A8%98_(%E5%9B%9B%E5%BA%AB%E5%85%A8%E6%9B%B8%E6%9C%AC)/%E5%8D%B7148#%E4%BA%BA%E7%89%A9%E7%84%A1
14. 水经注疏 卷三十四 江水二 郦道元撰 杨守敬纂疏 熊会贞疏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301/00sjzs/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