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400天 2022—4—15
大纲
一、在组织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二、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的伦理议题
一、在组织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1.心理咨询师在组织中执业
心理咨询最初是付费的私人咨询,后来发展到学校等各单位。伦理守则并非法律,是一种自我督促和监督,以提升咨询的质量。
在组织中做心理咨询,咨询师要降低要求,因为保密很困难,是现实造成的困境,并非咨询师能力不够,要有一颗平常心,本就不容易,做总比不做好。
心理咨询师在组织中执业,例如:学校组织、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等,必然会面临许多的伦理议题,如双重关系。
心理咨询师在组织中的角色愈多元,就愈会增加咨询师角色的复杂度,以及伦理上的困境。
2.组织中心理咨询师的限制
相对于组织中的咨询师,是指在社区或医院执业的咨询师。前者是服务组织内的员工,后者是服务社区里的民众。
在专业权限上,组织中的咨询师远不及专门职业的咨询师。
专门职业的咨询师有高度的自主性,容易保密,容易保护来访者的隐私。组织中的咨询师很难维持咨询设置,比如在学校,独立性会受限,保密也很难做到,因为要听从领导的意见。此外,在学校做辅导的心理咨询师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咨询,如果咨询室隔音效果不好,就不能保证来访者的隐私,并且其他学生会知道哪些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可以给领导建议,如果学生去做咨询,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请假去做,领导不要打听细节,咨询师写记录时要注意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可简单写。
组织中的咨询师很难维持咨询设置、隐私保密,以及单纯的咨询关系。
3.组织中咨询师常见的伦理冲突
咨询师被期待去向个案推销组织的价值观,咨询师难以维持价值中立,被期待去执行组织交代的工作任务,如维护校誉、推行政策等。
咨询师有困难维护个案的隐私,咨询师被期待去向组织领导汇报个案的状态。
咨询师和个案形成双重关系,例如师生关系、领导部属关系、同事关系等。
咨询师辅导个案遇到瓶颈时,通常势单力薄,缺乏督导或咨询师团队的支持。
在学校做咨询,如果发现学生有打架、抽烟等违规情况,如果告诉班主任或领导,就不能保持中立,也不能替学生保密,长此以往,恐怕就没人做咨询。
二、在学校执业的伦理议题
以下以学校为例,说明咨询师在组织中执业的伦理问题:
1.专业能力问题
2.知后同意问题
3.保密的限制
4.多重关系的问题
5.非自愿个案的问题
6.强制通报的问题
1.具备学校咨询能力
接受儿童与青少年咨询的专长训练和接受督导。
成人的咨询训练着重在语言沟通,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咨询的心理师需要学习游戏治疗、艺术治疗、休闲治疗等非语言的治疗方法。
透过继续教育以维持专业能力。
在中小学服务的心理老师普遍都存在督导不足的问题。
2.知后同意
成年人才能行使知后同意,包括决定是否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提供儿童及少年咨询服务时,应同时取得未成年人和家长的知后同意。
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做咨询,或者想到校外的机构去做付费咨询,这样更可靠,或者保性更强,要尊重家长的意愿。
咨询师要有效地咨询未成年人,一定要与家长一起工作,要尊重家长或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并且和他们建立伙伴关系。
心理老师难以执行知后同意的问题:
任何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个案的心理老师,即应遵循专业伦理进行知后同意的程序。
如果个案和家长拒绝,我们应予尊重,拒绝学校提供心理辅导的后果,由个案和家长自己负责。
心理老师要设法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说明心理咨询的涵义、程序和方式,然后在学生对心理咨询有所了解后,再征求他们的同意。
尊重个案和家长的意愿。
事出紧急的危机个案,心理老师可以先行处理,再于事后向家长说明,并进行知后同意。
如果学校领导不支持,家长也没有同意,最好不要给这些学生做咨询。给未成年人做咨询,需要家长或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这样有据可查。如果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咨询中说了啥,可以让家长直接问孩子,孩子愿意讲就讲。但是孩子有自我伤害的行为,一定要告知家长。
3.保密的限制
可以在初次晤谈时,征求家长的同意,不要询问咨询师有关儿童咨询的谈话内容。
如果儿童发生重大的事情,一定会尽早告诉家长,免得家长担心。
这些咨询前都要告诉孩子和家长。咨询结束后也可以问孩子,哪些能给家长说,那些不能给家长说,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隐私,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一些情况。
家长或监护人有知道其子女在团体里说了什么的权利。因此,心理老师应在事前征求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放弃他们这方面的权利。
评估成员了解和维护团体保密的能力,教导成员如何拒绝同侪压力,以维护其他成员的隐私。
团体辅导保密是很难的,要提醒参与的成员,保护别人的隐私,把故事留下,感受的走。
4.多重关系
心理咨询师应避免在学校扮演下列的角色,例如: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社团指导老师,或任何其他可能和咨询师角色冲突的工作。
心理咨询师在学校最好不要授课。
若一定要授课的话,征求校方的同意,不接受授课班级的同学作为个案。
前往个案的家庭进行访视,最好两人一组。
案例11-4心理师拒绝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议心理师协助辅导主任了解心理师参加咨询工作的利弊得失,以及和个案形成多重关系的担心,必要时透过实际多重关系的案例,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了解心理咨询师参加心理卫生活动会如何影响咨询关系,以及降低咨询的成效。
5.非自愿个案
教育个案正确认识心理咨询,鼓励个案尝试先接受心理咨询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真的不需要心理咨询。
如果班主任想让自己的学生做咨询,又怕学生误会,可以委婉地说:我看你最近心情不好,老师很关心你,咱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可能能帮到你,你看要不要约个时间和这位老师聊一聊?如果学生同意,接着继续说:是我给他约呢?还是你自己去约?
学生如果自己去找咨询师约时间,咨询师可以装作不知道,问他:你是谁?有什么事?老师为什么让你来?看来老师非常关心你,看在老师的面上,给你优先安排时间。
若个案拒绝咨询,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咨询师人选或服务项目给非自愿的个案做选择。
这样来访者感觉自己是有掌控感的。
6.强制通报的伦理议题
是否要告诉家长,最好先和学生当事人讨论,并征求其同意。如果当事人不同意,也应教育当事人学习尊重家长的权利,共同商量如何告诉家长、告诉多少,以及告诉时机和方式等。
可以告诉来访者,这些情况是不能保密的,如果他不同意,可以问他:那你觉得能讲多少?请谁来讲?什么时间讲?
涉及强制通报的法律:了解大陆涉及强制通报的法律是那些?
7.权益促进
咨询师有伦理的责任去帮儿童与青少年发声。
当儿童与青少年和其他人或单位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咨询师可以替其争取最佳利益。
尽可能站在学生这边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11-10如何协助自杀型个案
来访者自杀计划说的越详细越周密,危险就越高,要让学生签订不自杀协议,至少承诺这个礼拜不要,或者告诉他,在下一次咨询之前不要去做,慢慢地一周周延长。为了学生安全,要告知学生的班主任、学校领导及家长,同时还要做好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