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再选择,是那个年代宋运萍们的选择

近日,热播剧《大江大河》大结局,这部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三个男人的奋斗史的年代剧终于落下帷幕。但对很多人来说,剧中宋家姐姐宋运萍下线的终点,也是追这部剧的终点。

宋运萍,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那个年代农村女性的真实写照。

01

在和雷东宝结婚之前,宋家在家庭成分的歧视下,大气都不敢出,唯唯诺诺低三下四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知书达理但是得低头做人的家庭,宋运萍的牺牲,是把唯一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

所谓的重男轻女思想,在那个年代也深深地扎根在女性心头。那是一个男性可以开天辟地的时代,女性还是被囹圄在相夫教子和柴米油盐之中。

很多人能深刻地体会到,第一次从大学回来的宋运辉看到曾经和大学只差一步之遥的姐姐,抱着养的兔子考虑着家里的收成时内心的悲凉。他劝姐姐复读参加高考,而曾经成绩优秀的姐姐只是简单搪塞:我已经很久没学习了,怎么考得过应届生?算了吧!

显然宋运萍是认命的,她已经安于当农村妇女的现状,认为外边的世界是男人们的事,而自己只用守好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就好。所以她心甘情愿为家人奉献和付出,她剪掉秀美的辫子,只为给弟弟置办件像样的衣服。

那个年代的女性,永远有菜篮子提,她们觉得那就是幸福,看到自己的男人人五人六,她们觉得那就是幸福。

在那个年代,抛头露面,谋发展创未来是男人的事,女人只用操持好家务。

02

嫁给雷东宝成为了宋运萍一生的分水岭。之前她只需为亲人默默奉献,做出牺牲。而之后,她更要忍受婆婆的刁难、为丈夫担惊受怕。萍萍的生活并没有她所期待的得到安心,反而更辛苦更艰难。

女性对委屈的默默忍受和对丈夫宽广的包容和体贴在宋运萍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剧中,萍萍总是在为丈夫操心,从没有将自己心中的委屈向丈夫倾吐一二,恐徒增丈夫的烦恼。考虑到所有人,唯独忽略自己,这是宋运萍的原则。

萍萍难产大出血不治而亡的时候,很多人吐槽那个年代的医疗水平。其实事实如此,女人生产本就是九死一生,更加之那个年代的条件确实如此。

有人说,萍萍的死改变了雷东宝,使他内心再无柔情,只剩冷血和狠心。如果说要归结下宋运萍的去世,我觉得在于以下:

宋运萍是宋运辉一生的亏欠,是姐姐牺牲了自己把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宋运萍是雷东宝一生的自责,这个女人跟他相濡以沫,陪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却没有享过一天福。

03

《大江大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很多文章说,每个家庭在改革开放40周年激荡中的奋斗,其实就是一部改革开放缩影。至少宋运萍这个女性,无疑是农村80后们的母辈人缩影。

大姑比我爸大16岁,出生在1960年,在1978改革开放这一年,刚好是18岁,正青春。家里6个孩子,大姑作为大女儿12岁便辍学打工,自此家里也就多了个劳动力。

爸爸记得很清楚,两岁那年大姑骑着家里的二八自行车,左框里盛着热腾腾的大馒头,右框里带着爸爸去赶集卖馒头。18岁那年,大姑经人介绍嫁给了隔壁村的大姑父,嫁妆一切从简,那年大伯的学费,用的还是大姑的彩礼钱。

大姑父像雷东宝一样,对待大姑的娘家很好。隔三岔五的回门贴补,多少年,哪个弟弟妹妹有难处大姑都会伸把手。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在兄弟姐妹心中,都对大姑有着谁都替代不了的尊敬。正如同过年给孩子的压岁钱,大姑给的是最多的。

可所有人都依靠的大姑,所有人都认为永远不会倒下的大姑,一个月前做了次心脏手术。

大姑的病床前,看望的姊妹和侄子侄女络绎不绝,一大家子没有谁不牵挂着大姑的病情。奶奶趴在大姑的床头,喂她吃饭,一把鼻涕一把泪,眼神中流露的似乎是对大姑的亏欠。如今,弟弟妹妹都早已成家立业,各自能够掌好生活的舵。而大姑,终于可以休息了。

大姑也曾年轻,或许也曾怀揣着我们如今所说的看世界的梦想。但是多少如宋运萍,如大姑这样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将自己的命运和男人和家庭牢牢拴在一起,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不再选择去谋求个人的发展,就这样安稳踏实地守着自己的男人和孩子过一生,这是她们对生活的选择。

04

很多人为宋运萍感到悲哀,多次想给编剧寄刀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宋运萍以及那个时代的女性在平凡生活中其实也是幸福的,毕竟生活是她们的选择。而我们只是用今天的眼光不理解或者不能接受那个时代女性的选择。

宋运萍这个角色的意义,我觉得是让我们看到女性的伟大,颠覆人们认为只有功成名就流芳百世的人,只有腰缠万贯造福一方的人,才可以承担的起伟大这个词。

历史是人写的,可是注定有很多默默无闻人写不进历史的篇章里。社会大多是男性开辟的,可是男性可以全力以赴打拼闯荡的背后,是无数女性默默无闻的付出。

爱宋运萍,请也深爱我们身边的女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不再选择,是那个年代宋运萍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