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之前舍得对孩子说不

最近经常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教给我们如何育儿的书籍和自媒体有很多很多。有时我就在想,如果我们都按照育儿宝典去做会不会养出千人一面的孩子?我想答案是不会。除却遗传因素,现实中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按育儿宝典去做,我们每一位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期待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一位父母都会有自己的育儿方式和风格。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应该想开些,放松些,只要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了,对孩子负责了,孩子没有出现令我们担忧的身心健康问题、价值观问题,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的成长轨迹和并无大碍的不完美。


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价值观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


如今我们的国家富足,家庭普遍富裕,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孩子们从出生后凡是日常见到的东西想要就能得到,孩子的欲望基本都能得到满足。


不像物质资源短缺而又多子多孙的年代,孩子的内心有着很多满足不了的欲望,逼着自己长大后去争取;兄弟姐妹之间有争夺也会有谦让和忍耐;农村娃娃还要早早担负起替父母分忧干农活的责任。


这些都是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环境对孩子天然的教育和锻炼。不用那么多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就很容易很自然地养成能忍受、能吃苦、能合理的进行自我控制、能够接受挫折和失败的习惯和品质。


而今天富足的社会环境中家庭环境中几乎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孩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育儿和教育理念,去陪伴、关注、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养成更好的习惯和品质,否则他可能不懂得控制和忍耐,不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


所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们提出来,为了避免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难以管教,甚至出现各种不该出现的心理问题、暴力倾向,6岁之前一定要对孩子说“不”。


什么意思呢?我们有条件满足孩子为什么要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说不。因为如果不早说不,到了你认为有些行为习惯不对、有些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你再对他说不,他可能就接受不了,他接受不了又不能自己排除、劝解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他就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举动。这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变得更难以沟通,孩子将变得更叛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李玫谨认为,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3-5岁之间就要对孩子进行说“不”训练。


我觉得对于有些孩子这个年龄可能还要提前,比如说话早、沟通理解能力强或淘气的孩子2岁左右就应该开始。因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一两岁的孩子要零食要玩具不给买就哭闹不停,甚至地上打滚,大人不忍心或者觉得有失面子就心软屈从了孩子。那么下次他还会以同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旁观者一般都会评论这孩子真强真有主意,其实心里都明白,你就不给他买他能怎样呢?孩子真的哭不坏。而且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孩子要,开始你说不行,然后孩子就开始哭闹,几乎所有孩子都会这样,不同的是有的家长坚持到底,有的家长与孩子辩论几个回合之后就向孩子俯首称臣。与其开始说不,双方讨价还价几个回合之后又妥协还不如一开始就满足他。


所以专家教给我们需要狠一狠心再加上一点策略,纠正孩子对我们认为不合理的需求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


比如孩子看到一个和家里差不多的玩具非要买,而我们不想给他买,孩子又重复以前的招数,哭起来没完,这个时候果断抱起孩子回家,不要给他讲道理,这个时候讲他也听不进去。


有的孩子一看真不给买了,还没等到家可能就不哭了。有的孩子还拧,到家了还哭,那就把他抱进屋关上门,不要让其他人说话参与,告诉他:还哭吗,还哭的话,妈妈在这陪着你。


也不要走开,把孩子自己关在屋里是冷暴力,那样孩子会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等孩子不怎么哭了,给孩子递上毛巾纸巾擦擦脸,抱抱孩子,让孩子明白妈妈依然爱你。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妈妈为什么不给你买,下次如果看到喜欢的玩具好好和妈妈说,鼓励孩子和妈妈用语言沟通。


适当地说不,该说不时坚定地说不,有助于孩子日后所需的好的品质的养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6岁之前舍得对孩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