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篇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的分化和分离。

在生理上,这种分离在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完成。

在关系上的分离,就不那么容易了。

无论是家庭、组织还是集体,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抱有天真的幻想。如果我们总是惦记着别人的目光,总是让别人的情绪影响我们的情绪,总是因为内疚不能维护自己的边界,或者利用内疚去控制别人,那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还没有和别人分离。我们和别人还是一体的。

精神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分成三个阶段。这是自我不断从关系中分化的阶段,也是自我成熟和发展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是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第二个阶段,是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我们就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系、愤怒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会变成一个老好人,不敢确认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会因为没法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

这个阶段,就会遇到前面所说的种种人际关系难题。

第三个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出于本心了。

独立意味着孤独

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在心理上是断乳的人。

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别人帮不帮助他,是别人的课题。

他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我们总说,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朋友。“我的”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用于一个人,我们知识在各自的人生中相遇、同行。这种相遇可长可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正是因为别人并不需要理所当然地对我们好,我们才有了感恩地理由。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自由是美德地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地东西,只有出于我们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否则,它就会变成一种“不得不”地强迫,关系里地两个人,也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很多分离是通过反抗来表现地,就像青春期地孩子经常会反抗父母来获得独立一样。

但是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地纠缠。

真正地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地期待和困难,可是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人地困难和问题,当做是自己地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人觉得他们地困难地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独立跟我们在关系上地亲近并不矛盾。我们在帮助他人地时候,我们自己要知道这是我们自己地事情,不是我们不得不帮他,是我们想帮他。不是他人要求我们帮他,也不是他一定要接受我们的帮助。

这样你给了自己自由,也给了他人自由。

如果你相信,即使没有被胁迫,没有必须和应该,人仍然愿意对别人表现出善意,那独立和分离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期待别人的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只是出于对另一个人本能的爱和通情,尽管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不必这么做。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61篇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