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辍学,母亲也会是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吧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几程山路

每个人一生中总会有段高光时刻,那是一段怀念却无法回去的岁月。


就像我母亲,小时候很爱读书,用她的话来讲:

“我小时候老师常常夸我是社会的栋梁之才,写的文章都是班里的拿做朗读的范文。”

每每她说出这句话,我都要点头应和,岁月摧残了这个鲜活的灵魂,只有讲到年轻时的事母亲才会两眼放光,散发生机。

母亲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家里的大女儿。姥爷喜欢男孩,但造化弄人,姥姥一连生了三个女孩,姥爷只好认命般放弃了要儿子的打算,辛苦地养着三个女儿。

姥爷是村里的队长,吃喝不愁,只是没钱,什么都缺,养三个孩子便越发举步维艰。

这样的家庭,怎么负担得起三个孩子的学费呢?

更何况那个年代的村子,一致宣扬的理念是“女孩儿读书无用论。”

生活窘迫到了一定境界,姥爷也开始对此观念深信不疑

母亲是在初中决定退学的,对于一个把学习当成出路的人,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母亲一开始只是觉得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的任务不再是学习,而是各种农活。远离了知识和老师,生活平淡的没有滋味,那种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也一去不复返了。


不习惯过后就是茫然,对生活的,也有对未来的,母亲小时候想的并不长远,只是很难过,那种彷徨和无助就像是一个人坠落深渊,亲人朋友眼睁睁看着却无法相助。


母亲有时候看着上学的人,眼里总会流露出一丝羡慕,看到曾经的同学,就会下意识的躲避。那种自卑如影随形,日复一日侵蚀母亲的内心。

村里的一些长舌妇,竟也落井下石,凑在一起谈论我的母亲。

母亲越发想逃离这里,逃离这个落后又封建的村子。

给她送上逃离契机的,是我父亲。

父亲家里其实还没有母亲家有钱,但是父亲家住在城市,有个小平房。

这正好满足了母亲逃离村子的愿望,两人甚至没怎么见过面,这门亲事就定下了。

结婚当晚,父亲把500块钱放在炕上,推到我母亲面前,面上红红的,似是喝多了酒,对我母亲说”咱家……只有这些钱了……”

母亲低着头一言不发。

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于我母亲而言,她宁可跟父亲一起奋斗,也不愿再回村子接受长舌妇的指指点点。       


母亲的前半生似乎根本无法与穷无法剥离开来。

嫁给父亲之后,就是一个人的路两个人一起走。母亲好歹上过初中,可以去书店打工,父亲却只能去做体力活。

“抱歉。”

父亲很愧疚地对母亲说。

母亲年轻时候是村里有名的美人,浓眉大眼,长发及腰。因为爱读书,身上隐隐散发着书香气息。

父亲娶了她,却无法给她更好的生活,只能对母亲百依百顺,弥补一二。

母亲不爱这个男人,却很感激他带自己脱离苦海。而往往这种感情要比一时冲动的爱情持久得多。


母亲不爱吃早饭,父亲就每天给她送过去,豆浆包子,都可着母亲的喜好来。

到最后,书店的所有人几乎都习惯了每天早上父亲拿着一兜早餐送到母亲桌上,然后又匆匆离开。

那个年代的爱情,牵了手就是一辈子,令人羡慕。

父亲母亲打了几年工,凑出了买车的钱,父亲学会开车后这一家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那个年代司机还是很赚钱的,起码父亲做司机后家里就没再短过吃喝。

母亲也辞了工作,安心在家买菜做饭。

生活好像就这样安稳下来,母亲也难得的享受生活       


可是生活,就是爱和人开玩笑。

父亲突然病倒了,躺在病床上不能动。母亲心知是常年的体力活亏空了父亲的身体,可是明明,生活已经渐渐好起来了啊


母亲只能重拾工作,可是在高强度工作后的几天,她却晕倒了。

母亲当时已经怀了我,她情绪不太稳定,坐在父亲病床前,捂着肚子哭着说“我怀孕了,你要是不好起来,我怎么养我们的孩子?”

父亲看起来很激动,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承诺道“我养……我会好起来的。”

据母亲所说,在知道我到来的当天下午,父亲突然有了精神,病很快痊愈了。

父亲是个开了很多年车的司机,但是母亲临盆的时候他开车的手都在发抖。

父亲的兄弟看不下去了,直接接替了父亲的位置。

父亲坐在母亲身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

“别怕啊,我在呢”

这句话一直陪伴着母亲,她是一个很独立的女人,可是这种时候,也会想有人能陪在她身边为她撑起一片天。

这样的人之前不曾有,不过幸好,以后都会有了。

母亲的前半生岁月一直被一个叫做“贫穷”的枷锁束缚着,直到遇见父亲。

父亲带她冲破了枷锁,逃离了落后又封建的村子。而现在呀,那段艰苦的岁月已然过去。

母亲终于不再漂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几程山路长期有偿征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没有辍学,母亲也会是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