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铁工厂》里的工业革命之光

        青年画家很疑惑:“我常常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总要一年的时间。”

       大师微微一笑说:“你可以换一下,把一天画出的画用一年时间去完成,看看能不能把一年的卖画时间缩短为一天。”


        这段励志名言,出自一位知名画家之口,阿尔道夫·门采尔,19世纪杰出的素描大师和历史画画家。

        门采尔出生于普鲁士一个名叫布莱斯劳的小城市(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家里是开印刷作坊的。门采尔的绘画天赋自小显露,14岁时就替父亲分担了绘制菜单、请帖或插图(石版画)的工作。父亲很自豪,次年举家搬至柏林,希望能把生意做大,也好让门采尔接受 正规的美术教育。

        可是刚移居不久,父亲便去世了。门采尔继承了家业。他很争气,为歌德的诗歌《艺术家生涯》定制的石版画组图大受好评。次年,门采尔考入柏林美术学院,立志成为职业画家以回报父亲的厚望。没想到半年后,他竟然被学校以“天资不足”的理由劝退。

        就凭这些石膏模型和人体素描就认定我天资不足?这样的挫折并没有浇灭门采尔的热情之火。他不理会外在评价系统,而是进入了独立写生的自由创作阶段。他背着画具,走过城市,走进乡村,不知疲倦地画着。有人嘲笑他,这个“没有天赋”的门采尔怕是得了“绘画狂热症”吧。他听了居然很高兴地说:“我希望此病是绝症!”这一希望还真成了现实,门采尔后来做了一辈子的画家,更讽刺的是还尤其擅长素描。

        在这个阶段,门采尔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街头、火车站、舞会、餐厅、旅馆……他随时会掏出速写本。门采尔结交了赞助商,加入了艺术家协会,在业内厚积,终于薄发。

        1839年,24岁的门采尔接 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笔大单,为弗朗茨·库格勒所著的《腓特烈大帝史》一书创作几百幅插图。于是,他画了整整3年!可以说此书印出来的一刻,他已经取得了作为一名插画师的最高成就。然而,大师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一鸣惊人的门采尔,从此成了普罗士的宫廷画家。

        所谓宫廷画家,就是以图像的方式记录皇帝在位期间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门采尔虽然受雇为皇亲贵族统治阶级上流社会服务,但他并没有摒弃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关注,其中1875年他绘制的大幅油画《轧铁工厂》甚至成了他的代表作。

        1875 年,60 岁的门采尔在一个理论上可以退休的年纪,却创作出了巅峰之作《轧铁工厂》。为了创作,门采尔在波兰南部的霍茹夫钢铁厂进行了大量的写生,画了150多幅草图,才有了惊世骇俗的成品。

        整个车间都是暗淡的,唯一的光源是工人们轧铁时迸发出的火花。这是一个劳力很密集的工厂,仔细一看,除了青壮年,还有老人和少年。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严肃凝重的,这就是劳动与娱乐的区别所在。所有人都是忙碌的,画面左上角可以看到工人们在擦洗身体,右下角则是工人们吃工作餐的画面。当然,在那个工业革命的时代,画面中的机械同样备受瞩目。

        作品问世后,引发了关于“人与机械的关系”的热议。于是,这幅作品很快就有了一个别名《现代独眼怪》,以神话中的独眼巨人塞克罗普斯来比拟当代的产业工人。

        此后,官方与世人对门采尔的赞誉一直持续到了他的晚年:70 岁被聘为柏林大学荣誉博士兼名誉校长,71 岁被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聘为荣誉院士,83 岁获封黑鹰骑士团“骑士”称号;90岁去世时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葬礼。

        最后再来一句名人名言励志一下吧。已经那么优秀的门采尔还十分谦虚地说:“我们的命运只是攀登,达到高峰乃是下一代的事业。”

                                                                                                           作者:密斯赵

你可能感兴趣的:(《轧铁工厂》里的工业革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