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要允许有安静的青春存在

一天,同一个舍友在语音聊天,她突然问我毕业搬宿舍那天,你会哭吗?我斩钉截铁的告诉她,我很想不哭,但是我会!很奇怪,虽然回忆起来大学好像也没有过的那么轰轰烈烈,但是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好像都藏有我一份记忆,课堂上与老师偶尔的嬉戏,宿舍里与舍友时常的畅谈,饭堂里与阿姨每天的慰问,操场上与部门每周的活动……好像都历历在目。

走过十二年义务教育,再走过大学。我的青春依然是那样安静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有惊心动魄的逃课,亦没有大记大过的处分。我的青春里一直都是那么安稳,那么安静。我曾经以为这样的青春跟电视剧里演的青春,跟歌曲里唱的青春,跟朋友口中讲的青春相比,我的青春怎么好像不叫青春,甚至可以说浪费了“青春”这个高尚的名词。

在我安静的青春里,我不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沈佳宜,也不是《我的少女时代》的林真心。只是悄悄的地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是啊,要允许有安静的青春存在。安静的青春并不代表不是成长的青春。没有爱情的刻苦铭心,但有友情的深入人心。没有逃课经历的难以忘怀,但有共同奋斗的不能忘怀。没有处分时刻的惊心动魄,但有考试时的从容不迫。现在的我,觉得这种安静的青春不是一种匪夷所思,而是一种非同寻常。

我有次去过一个藏族文化的清吧,这里的人们年龄段不一,上至爷爷辈的,下至大学生,每个人都好像很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时光。音乐起,人们认真听起音乐,开始小酌一杯。音乐一落,人们又从音乐的情绪从脱离出来,随着开心的氛围,讨论起今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在这个广州繁华的城市中,快速的生活节奏,重重的生活压力,仿佛在这一刻完全的消失。这里不像酒吧那样吵杂,最杂的也只是人们夹杂在一起的欢声笑语。这些杂让我感觉到舒服。虽然我不认识这些人,他们也不认识我,跟我随同的姐妹心境目的也跟我不同,他们玩她们的,但我一点儿也不觉着孤独,甚至特别的享受这种状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三毛独自一个在国父大广场来来回回一人一次又一次的骑着自行车享受那种孤独的快乐。当歌手在台上唱起了一首关于想念妈妈的藏语歌曲时,唱着唱着落泪了,台下的人红了眼,虽然我听不懂歌词,但是音乐真的是相通的,我能感觉到那份饱含思念的情感。随着这首歌曲的结束,也意味着第二小场的演唱结束了,我们该回家了。出了门,我感觉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是熟悉的空气,熟悉的快节奏生活,熟悉的繁华的街道,熟悉的看不到星星的天空。心里有些说不出的落寞感,分不清是不舍还是害怕。总之无论是什么,我都不想要逃避。这不是我,也不像我。我想随着这些安静歌曲旋律响起,台下的每个人也在拼命找回自己的青春记忆吧,我不知道他们的青春是怎样的,但是在那一刻我知道,是安静给了他们思考的机会。

毛不易说:“性格内向不是一种缺陷,是性格的一种”。他的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像我这样孤单的人,像我这样傻的人,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对于内向的人包容性挺低的。他们总想着拉内向的人一把,让他们能更快成长。但是我们是不是也逐渐被同化了,觉得性格内向就是一种缺陷。在毛不易安静的青春中,这种内向缺陷的质疑伴随着他成长。他也许并不擅长表达,并不擅长社交,但正是由于他性格内向,让他更好地与自己独处,让他写出了“每个路口花都开在阳光里,小店门前传来好听的恋曲,不用太久就能到达目的地,人来人往满是善意,这是最平凡的一天啊”的安静,写出了“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的青春。这或许就是他与青春的约定,没有那么多的疯狂,但是又是那么的欣喜若狂。没能活成别人的青春,但活成了最适合自己的青春。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好东西,不在于它有多么惊艳的外表,而是它能超越物质本身的限制,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快感。在你我各自安静的青春岁月里,各自默默变得越来越好,它可能没有像物理反应那般的产生量的积累,也可能没有像化学反应那般的产生质的飞跃。只是像水滴石穿那般不明显的成长着,等到水穿过石头的那天惊艳自己。

过去,在校园里,每当我骑着自行车穿过这个一眼就望尽的停车场时,总喜欢抬头看着那紧挨着停车场的教学楼,看着放学后教室里特有的同学们的笑脸,还有那一抹挂在天空中的夕阳。这样一个个平凡的画面构成了我们安静青春里一个个不平凡的画面。而我们从中受益匪浅的是,静下心地与自己交流,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路。犹豫不决的路口都叫十字路口,不能走的小路都叫走投无路,我们在青春中所向往的不就是比十字路口更坚决的前进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啊,要允许有安静的青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