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语诗律学》(8):平仄两读之补充-“思”字

在昨天的学习《汉语诗律学》(8):可平仄两读的字在意思上有区别吗?一文中提到,同一个汉字的平仄两读在意思上分两种情况,一是声调不同但意思不变,比如看、过、望、听、醒、忘等字;二是通过不同声调表达不同词性和意思,一般作名词时为仄声,作动词时为平声。

字便属于第二种情况。先看一下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对这个字做出的解释:

思:

平声(注:sī),动词。如,储光羲《新丰作》中:汉皇思旧邑,秦地作新丰。(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本文所有平仄标注皆借助诗词软件。)

仄声(注:sì去声),名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望》中: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注: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嘉佑《送杜士瞻》: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注: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甫《即事》:秋思抛云髻,腰支胜宝衣。(注: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但是,果然如王力先生所说吗?其实,例外情况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很多人喜欢举出李商隐的《锦瑟》作为例子。

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注:仄平平仄仄平,平平),“思”字虽是动词,但必须是仄声才符合格律,否则,“思华年”就是“三平尾”,犯了格律诗大忌,所以,应该按仄声来读。

:三平尾,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处有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由于近体诗一般都是在双句押韵, 所以“三平尾”都是出现在押韵的句子末尾。“三平尾”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 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不过,有人认为,如若按照现代汉语来读,读成平声也无伤大雅。)

李商隐的这一句诗绝不是例外,因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下面这些诗句中,字都是动词,但都需要读作仄声。否则句子的后三字也都犯了三平尾的格律诗大忌。

“望月氛氲,朱衾懒更熏。”(李元纮《相思怨》)

“无媒既不达,余亦归田。”(祖咏《送丘为下第》)

“寂寂兰台晓梦惊,緑林残月孤莺。”(武元衡《春晓闻莺》)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王孙。”(韦庄《春愁》)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秦原。”(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对此种现象,本文结尾处有补充说明)


而思字作名词时,如“秋思”、“暮思”、“幽思”、“梦思”、“乡思”,应作仄声。但是,也有用作平声的情况。比如,

秋思枕月卧潇湘,寄宿慈恩竹里房”(李洞《送包处士》)(注: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鲍溶《吴中夜别》)(注: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刘长卿《湘妃》)(注: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李颀《送崔侍御赴京》)(注: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梦思非一日,携手却凄凉。”(黄滔《贻张蠙》)(注:平仄仄, 仄仄平平)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李商隐《代魏宫私赠》)(注: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

APP检测结果

至此,可得出结论:思字“用作动词时为平声、用作名词时为仄声”的规矩似乎没有那么严格和讲究,与“看”、“望”、“过”、“忘”、“听”等字一样可平可仄。

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有这样一句话:思字作动词当以平声为正例,名词当以仄声为正例;凡动词用仄声,或名词用平声者,都该认为是例外,而例外在晚唐之后才出现。

这或许就是针对字的一种补充解释吧。


补充:

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所以,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也都有过“三平尾”的诗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汉语诗律学》(8):平仄两读之补充-“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