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1873小时,第1814日

阅读《动荡时代》

在日本经济逐步转向复苏的过程中,日本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2009年8月30日举行的众议院议员大选中,当时的民主党获得了接近总席位2/3的308个议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9月16日,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为首相,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国民新党三党组成的联合内阁正式成立。

在深入反思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基础上,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日本银行采取了预防性的货币紧缩措施,工会也做出了抑制工资提升的姿态,使日本成功避免了高通胀与低增长并存的滞胀威胁。

2001年3月日本政府发布的“通货紧缩宣言”彻底改变了这一观念,从那时起,政府不再考虑具体经济景气状况,仅将物价持续下跌定义为通货紧缩,判断日本经济“处于温和通货紧缩”状态,并一直延续到2006年6月。

只要欧美国家关于物价上涨决定机制的舆论环境不发生变化,围绕日本通货紧缩的争论就不会停止。在理解经济现象这个问题上,“全球标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梳理外界批判日本银行的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日本经济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是价格的持续下降,也就是通货紧缩。(2)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除此之外的因素,如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放松规制以及批发零售业竞争加剧导致的销售价格下降,都不过是相对价格的变化。(3)日元过度升值是日本银行消极宽松货币政策所造成的,而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空洞化的最大原因就是日元过度升值。(4)日本银行必须实施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只有这样,日本经济才能摆脱所谓“失去的10年”。(5)为促使日本银行果断采取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必须立即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具体来说,就是设定2%的物价上涨率目标,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达成目标。

德国企业以高级轿车和资本货物为中心,成功提高了出口价格。尽管瑞士法郎升值远超日元,瑞士企业依然成功实现了精密机械和医药品为中心的价格提升。日本企业在提高物质产品劳动生产率方面绝不逊色于其他国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日本银行认为,日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并非物价下降,而是在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企业竞争力下降背景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不过这一主张遭到了外界更猛烈的批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年3月2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