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这首《鹧鸪天》可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齐肩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儒客大家,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

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清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其中这首悼念亡妻的《鹧鸪天》甚是感人。


原文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作者从北方回到苏州时悼念亡妻所作。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贺铸妻赵氏,为宋宗室济国公赵克彰之女。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很深。



读罢这首词,最感动我的是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作者一个人孤单寂寞躺在冰冷的床上,辗转难眠。昔日温衾暖枕的温馨不再,作者看着不远处的桌子,本该是妻子挑灯补衣的场景,而如今只能对着空烛流泪。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突然再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阵伤感涌上心头。

夫妻相处,应该多念对方好处,互相理解包容,恩爱有加,关怀备至,莫到生离死别之际才空伤心,暗流泪。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贺铸这首《鹧鸪天》可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