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人去有小孩子的家庭做客时,家里的大人有时会很不好意思地说:“有孩子在,家里有点乱啊……”好像前脚刚刚收拾好,孩子玩着玩具、看着书,屋子里就又恢复了以前没有收拾的状态。
对于父母来说,东西用完了放回原处,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能用他的物品占领全屋。
儿童教育家高取志津香在她的书《整理好身边的物品》里提到:孩子喜欢屋子里堆满自己喜欢的东西,随时能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让他们心情愉快的事情。
作为父母,我们能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抱有同理心,但是却无法忍受家里的脏和乱。教会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仍旧是一件必须学会的功课。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这本书便是想要教给父母恰当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整理。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教给孩子整理物品的方法:
一、学会分类
在孩子小的时候,好多父母会带着孩子玩这样一个游戏。拿出一些卡片,有水果、有动物,让孩子把水果分成一堆,动物分成一堆。
这种最基础的分类训练,不仅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也是孩子自己整理物品的一个基础。
学会分类的一个最直观的好处,是在打开抽屉时,不会看到文具、袜子、书本等各种东西堆在一起,而是能够有条有理。
如何进行分类呢?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按照常用、不常用的分类,也可以按照物品的作用分类。不管采取哪种分类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孩子,既有利于孩子找到东西,也能很容易地放回原位。
想要适合孩子,就要孩子参与到分类当中,让他们决定哪些东西需要放在一起,哪些已经不需要了,可以丢弃。当分好类之后,再和孩子一起,把东西放在一个他们容易取到的地方吧。
二、各归各位
把东西放在孩子易于拿取的地方,是方便孩子进行整理的一种手段。另外,还可以贴上标签,让孩子更加清楚什么地方放的是什么。
对于需要收起来的东西,比如衣物、玩具、文具等,可以准备各种标签,或者是打印出来图片,分别贴在相对应的整理箱上。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孩子在寻找物品的时候会更轻而易举。
还有一些摆放在外面的东西,比如刷牙杯、拖鞋、毛巾等,可以做一些有趣易懂的小贴纸,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孩子用完了之后,就记得放回原处了。
放回原处,有利于孩子秩序感的形成,也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养成习惯
坚持整理是一项长期性的习惯。一开始,父母要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进行整理。孩子掌握方法之后,再让他们自己整理,家长在旁边适当的进行指导,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
一开始整理的时候,孩子会很有兴趣,觉得分类很好玩,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很有成就感。但是时间一长,孩子就容易开始烦。
为了让孩子更愿意进行整理,可以先从一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先整理自己的书桌,然后慢慢地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以鼓励为主,提示孩子应该做些什么。不要批评孩子:“你怎么又把东西到处乱扔?”也不要呵斥孩子:“快点把书包放好。”而是学会更有策略的和孩子说话,比如提醒孩子记得整理:“让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起来吧。”,适当地鼓励孩子:“整理地真整齐,这样就不会找不到东西了。”
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整理好眼前的物品,让房间保持整洁,到拥有条理的思维模式,更加从容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孩子会慢慢长大,成为更加独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