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阀值

图片发自App

人们总是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离我们很遥远,把之归为神秘的黑科技。但当有一天遇到一个穿着花内裤在地下通道向你乞讨的机器,你也许不会惊讶,会认它非常有趣。

从心理上来讲,人们已经认同了人工智能的存在,这是个首要的前提。从狭义上来说,人们只是觉得披着人形机器外壳的智能机器人才为人工智能机器。其实这个定义并不确切,需要我们了解并对智能重新定义。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学科。其终极形态是造就出具有逻辑、思维和情感的智能机器生物。

这个领域始终在考虑如何延伸人类的局限性,创造新的模拟物种,而且可以用于服务于人类自己。一些电影给了我们预先的答案,以想象力打破科学的局限,率先展现给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面域。譬如各种交通工具中的“中央脑”,对于这个超级芯片的研究,从未止步。在未来电影中,宇宙飞船都有一套智能的“中央脑”,它配合着人类操控和管理机器。它是一种类人的存在,只是没有实体,但行使着中央数据管理的权利。

图片发自App


它可以模拟人的声音,接受特定人的指令。是切实智能的工具。然而在电影“我,机器人”中,试验机器人被赋予情感和智慧,这便带来突破我们所认知的智能科技的全新领域。

智能机器的逻辑速度要比人类快,假如我们把超级计算机也划归为智能机器的话。但在人类没有完全解码人脑以前,我们不会创造出另一个自己。据非官方数据,人脑的容量大概是几千亿兆TB,所以眼下我们的硬盘还是望尘莫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正赋予我们所创造的机器以简单逻辑。不过这些不过只可以划归为人脑中的一个简单区域。要模拟浩瀚的人脑,我们不过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步而已。

伴随着网络世界的兴起,远程操控已经成为现实。参考我们的智能家居,我用应用自己的手机便可以操纵家中的智能电器。随着声控技术和智能交互的完善,智能生活已经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看似神奇,其实非常简单,不过是科技应用的不同面域。

图片发自App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已完全掌握了人类所有的神经元的分布,并完全的取出,做成了标本。而神经元的基本原理是生物电传导,对电力广泛应用的今天,模拟这些人类神经元的工作原理已不是秘密。

但人类的神经元是极其敏感的,所以一切试图完美复制的工作进展相当困难。人类的神经元的完全依靠大脑来接受和传递信号,所以根本问题在于构建“中央脑”,这是个难题。

那是不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伪学科?绝对不是。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技术是突破性发展的。现今的网络应用以及半智能机器给了我们突破性的发展,没有这些基石,纯粹的智能机器便无从谈起。

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亿兆TB的晶片,每个人都可以永久保存记忆。如果赋予这个晶片一套完美的智能系统,然后赋予逻辑、情感和学习能力,那么时间还会限制人类的寿命吗?这便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

所以各项学科都在并行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将其综合,并驾齐驱。一个学科有了突破口,会辅助另一个学科的发展,这便是未来智能网络化世界的格局。

科技完全突破之日,也是人类毁灭之时。这个时间以前以万年为单位,现在正以百年的速度推移。一些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发现人类与自然相互抵消的关系。所以艾伦马斯克一心想要登陆火星,改造火星。他的Space X,正是通向未来的先驱。

几千几万年后的地球,就是人类的矿场,也会成为人工智能生命的聚集地。那时候的地球比我们想象的更糟,难以降解的工业品铺天盖地。但人类有一个阀值,所以智能生命不可能战胜人类,便只能甘为奴隶。

这看似是电影中的桥段,当你打开手机,喊“hi,siri”,你以为你在和谁对话?你是否需要对我的话重新考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