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西游(五)取经路上的那些事(3)

    穿插个冷知识,今天在朋友家吃饭,聊到西游记崇佛抑道。朋友说:“道教发源于中国,佛教发源于印度,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为什么干不过佛教?”这个问题太好了,值得去探究。我当时没有能回答出来,回家的途中,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还是儿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问我:“五行八卦是不是很厉害?”

    五行八卦确实很厉害,它广大精微,包罗万象,甚至能预测未来,推演人心。还记得泾河龙王那一回吗?道士袁守诚能算出玉帝的法旨,连布雨的时间和点数也能分毫不差。泾河龙王为了打赌胜出,私自改了旨意,他去砸摊,被袁守诚一语道破天机,指出泾河龙王大难临头。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戏之耳,岂止弄假成真,果然违反天条,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袁守诚听了这话,才给泾河龙王指了条生路,告诉他负责执法的是魏征,只有求唐太宗李世民,才有活的可能。虽然最后泾河龙王还是被魏征斩了,但是,预测的结果却是分毫不差。

    试问,这样一个人,一个帝王怕不怕。虽然历朝历代佛教比较盛行,但是道家却在帝王身边,处于核心位置。比如:隋朝的太史监,唐朝的太史局,五代十国司天监,元朝的太史院等等,都是道家的人担任的,有趣的是每个朝代叫法不同。有意思的事来了,为什么那些统治阶层要把佛教捧到很高的位置,道教越来越没落,他们在怕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道教一旦盛行,王权可能会被颠覆,天下必将不稳。回到之前说的,五行八卦不仅能预测未来,还能演算人心,所以那些帝王为了江山的稳固,必定会抑制道家的发展,还要把道教的人紧紧握在手中,因此道家的人能在朝廷身居要职,道教必定也是有所牺牲的。个人猜测,这也是道教一直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唐朝的袁天罡,因不愿归顺武则天,被武则天杀了。这样的人,不能为己所用,宁可杀了,也绝不能留给政敌。西游记中,太白金星一直在玉皇大帝身边,位置比托塔天王李靖都要高,而太白金星就是道家的人。可见,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玉皇大帝扶持如来壮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接下来,还是言归正传。金角银角的事情办完,沿着取经路线往前走,到此,已经走了四五个年头。唐僧抱怨:“我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玲。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孙大圣闻言,呵呵冷笑。瞧瞧,孙悟空这是有多瞧不起唐僧。所以说,唐僧第二次驱逐孙悟空,孙悟空是真的打了唐僧,后期我会用专门一章来写真假美猴王,这里就不多说。

    到了宝林寺前,行者道:“这一座是甚么寺?”三藏道:“我的马蹄才然停住,脚尖还未出镫,就问我甚么寺,好没分晓!”行者道:“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需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然后受唐王的恩宥,门上有那般大字,如何不认得?”接着唐僧又说,字上有灰尘,孙悟空就把灰尘擦去,又问唐僧,唐僧还是不知。赤裸裸的打脸,有没有?到了这里,唐僧那所谓得道高僧的称号,太沽名钓誉。唐僧面子下不来,怒斥孙悟空:“泼猢狲,说话无知,嘴脸丑陋,言行粗疏。”恕本人粗鄙,没看出一点唐僧有得道高僧的样子,只看出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唐僧为了自我表现,进宝林寺借宿,哪知?寺里的僧人丝毫没有给唐僧面子,直接拒绝了。唐僧听到人家拒绝,欲待要哭,又怕别人笑他,便暗暗扯衣揩泪。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哭,也是没谁了。可见为佛为仙,不是看你有多大能力,而是看你背后有多大靠山。只要后台足够分量,哪怕翻天,都会有人兜底。比如孙悟空,谋反,这么大的罪名,一场取经,洗的是干干净净。后面三只犀牛精,一心为百姓,护佑一方平安近千年,还只是个妖怪。最后被孙悟空羞辱自杀,真正有能力为百姓做事的,得不到晋升,可见天庭的腐朽,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孙悟空为了留宿,威逼寺里的僧人,事实确实管用,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实力才能终结一切争端。乌鸡国国王梦里求唐僧,有句话是这样的:“师父啊,我这一点冤魂,怎敢上你的门来?山门前有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紧随鞍马,确才被夜游神一阵神风,把我送将进来,他说你手下有一大弟子,是齐天大圣,极能斩妖降魔。”交待完毕,唐僧被吓醒了,大叫“徒弟!”猪八戒被惊醒后抱怨道:“甚么土地土地?当时我做好汉,专一吃人,受用腥膻,其实快活,偏你出家,叫我们保护你跑路。”这里三个问题,第一,唐僧有这么多人保护,一个夜游神就能把冤魂送进来,这些护卫这么菜,还是不尽心呢?第二,猪八戒在取经之前,也是专门吃人的。看看,这就是曾经的神仙,这就是即将升职的猪八戒。第三,夜游神不敢直接托梦给孙悟空,而是通过唐僧转述。都知道满天神佛都卖孙悟空的面子,九转还魂丹也只有孙悟空才能要的到。要说卖如来面子,那些菩萨神灵什么的,收了妖怪,和孙悟空打声招呼后,转身就走,唐僧作为如来二弟子的转世,够分量了吧?你看看,理都不理唐僧,谁卖唐僧面子了?你让猪八戒和沙僧去找太上老君,他们连三十三重天也上不去。后面的凤仙郡,孙悟空求得雨后,整个凤仙郡都拜玉皇大帝和孙悟空的牌位,玉皇大帝听了,最多唠叨一句:“这泼猴。”可见,孙悟空才是取经的核心,只有孙悟空才能团结一切可以用的力量,谁也无法替代。

    不知不觉,今天扯得有点多,本想在这章连红孩儿一起写完,却穿插了道教的冷知识,只得留于下章再讲。下一章,红孩儿是谁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说西游(五)取经路上的那些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