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四)

(一)

摘: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悟:

王戎与和峤这两大孝子同时遭遇至亲之丧。和峤的表现是面容悲戚,哀号哭泣,对于行孝所需的各种礼数,都一丝一毫做到极致。而王戎骨瘦如柴,形销骨立,虚弱得几乎走不成路了,丧葬的礼数几乎全都弃之不顾。

然而即使没有遵守丧礼之时的礼数,也不能说明王戎不孝,恰恰说明了王戎之孝远远超过了礼数的范畴。

所以说,有时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去评判他,越是做事滴水不漏,面面俱全的人,越有可能是刻意表现的钻营之辈。反之,那些大大咧咧的袒露的反而是真性情。

(二)

摘: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悟:

在其它书上读到过相似内容,的卢马白额入齿,人皆曰不祥,会害主,劝其卖掉,庾公不应。

这一不仅仅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豁达了。而是明知有害而不去害人的仁德之心。

“君子怀德,小人怀惠。”一个有仁爱之心的正人君子,做人处事,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会顾虑到别人。如果做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利益,可是,会对其他人或者某一个人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那么,他一定不会去做。

(三)

摘: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悟:

殷仲堪认为读书人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应保有平素的意愿操守,不应以地位的变化而改变操守。居上位者能做到此,实属不易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说新语》读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