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为什么会说话就会写作?

关于写作,很多人其实有心理阴影:

第一种,把写作当考试,写的东西都是空话套话。

第二种,一写作就紧张,突然就不会好好说话了。

第三种,语言比较生硬,感觉每句话都在说大道理。


以上这些是大家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所谓的不会写或者写不好,不是因为你的文笔比较差,而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写作方向。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写作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我们传递信息、传递情感。讲大家能听懂的话。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学会写作其实是很简单的事。

 

写作,讲到底其实就是三件事。

第一、写作的想法,也就是写什么;第二、写作的技巧,也就是为怎么写;第三,写作的目标,也就是为什么写。我把这三个问题叫“写作三问”。只要想明白这三个问题,你就可以写出任何你想写的东西,而且每篇都能符合要求,就是这么简单。


武侠小说上有一句话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写拆书稿也是一样,要做到“手中没模板,心中有模板”。本身拆书稿格式是固定的,咱们稍微做点发挥和突破就能出彩。


但排拆书稿不是让你自娱自乐,拆书稿是写给那些没有看过这本书,不了解这本书内容的人看的。他们看了你的拆书稿,看懂了,并且学到了东西,这就说明你的拆书稿是成功的。所以,我们写拆书稿时,心里要一直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别人能不能听懂,别人会不会对我讲的东西有兴趣。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的拆书稿就是符合要求的。


以上这些要求,我把它总结成一句话,写拆书稿的要求就是“把你心里想的话说出来”。关于写作,我有一个理念,叫“会说话就会写作”。你就用口语化的语言把你看书看到的内容,理解的道理,体会到的感情跟你的读者说一遍,这就是写作。不要觉得这种写作很低级,这反而是一种高级的写作,尤其在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没有人有空跟你兜圈子,就说最简单的话,最好懂的话,也保证每句话都是有价值的,而不是空话套话。


举个例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拆书稿。

这是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的年度最佳图书。它的拆书稿是这样开头的。

“对很多人来说,家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此出生,在此成长,然后自己也要去组建家庭,它是人的起点和归宿。”


那么怎么从家庭引到这本书呢?作者在拆书稿中先说了家庭的重要性,再说了子女和父母的矛盾,为什么会有矛盾呢?作者写道“归根究底,这是教育的结果。每个人通过学习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与父母产生[‘分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不同。”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了,难道父母把孩子生出来就是为了让他们产生分歧,并最终离开原生家庭吗?既然这样,那还花那么大精力去教育和培养孩子干嘛?这不是自讨苦吃吗?”通过这个问题,这篇拆书稿调动了大家的兴趣。如果你正好在养孩子,可能你也会关注同样的问题,尤其是你的孩子不听话或者比较叛逆的时候,你也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为什么要养这个孩子?”


这时候,拆书稿的作者很自然地引出这本书。“读了今天要讲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可以感觉一下,这篇拆书稿是不是就好像有个人坐在你对面跟你聊天——我们今天来聊聊家庭的问题,家庭是我们的起点和归宿,但是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却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孩子长大了会有自己的思想,甚至跟父母反目成仇,那为什么不要养孩子?做父母的如何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做子女的应该如何处理跟原生家庭的关系?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也许会给你一些答案。


一般文章的开头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提出话题,引出下面更重点的内容;另外一个就是设定整个文章的语言风格。如果开头写好了,整篇文章会越写越顺手。写拆书稿的开头其实很简单,用讲故事的、叙述的,或者聊天的方式把这个话题引出来。同时,你要讲他想听的东西,而不是把你查到的资料一股脑塞给他。


再举个例子,《皮肤的秘密》拆书稿。

这个例子,不再是开头,而是正文的内容要点部分。这本书叫《皮肤的秘密》。作者希望告诉大家不要依赖护肤品。如果拆书稿直接说护肤品没用,并且列一大堆数据,相信没人会接受。因为我们根深蒂固地相信护肤品是有用的,你现在跟我说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我肯定不相信。于是,拆书稿的作者又用了聊天的方式。他是这样写的:


“我想先问你个问题:护肤品是必要的吗?”相信很多书友会说:当然必要!那么多的商家和研究机构都在告诉我们:每天固定的护肤流程:清洁、滋润、保温、防晒,四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整整4种护肤品。有的明星光是睡前洗个脸就是好几种产品,10道工序,说护肤品没必要,那是在开玩笑!


坦率地讲,这么说的确有道理。但不如让我接着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婴儿的皮肤怎么样?几岁孩童的皮肤又怎么样?他们是否在用护肤品呢?”


大家可以感觉一下这个语言风格,是不是也像是在聊天。你不相信护肤品没用?没关系,我慢慢跟你讲。我先从婴儿的皮肤说起,慢慢地改变你的想法。其实,这个例子也能给我们一个启发,写拆书稿不用着急,我们不用上来就抛出冷冰冰的结论,我会从你的角度出发,我与的东西你才会看,我告诉你的道理你才有可能听。

一、课程要点:

了解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认清现代社会写作的本质——传递信息,传递感情

了解写作三问,真正找到写作方向

掌握口语化写作和聊天写作的方法

学习口语化过渡的方法,把不同的内容连接在一起


课程引导:找到说话式写作的感觉。写作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会说话就会写作。拆书稿写作中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语言别人容易听明白,写起来也比较简单。


练习说话式写作:可以先从叙述一件事开始,比如把“狐假虎威”的故事用文字描述出来。这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练习,但是开始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涉及到叙述的先后顺序,人物(动物)关系,故事矛盾冲突等,其实并不简单。多做这样的叙述练习,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说话式写作的方法。


说话会很啰嗦,写作也可以啰嗦吗?

人在说话的时候,可以调用的说话技巧比较多,比如重复一句话,刻意的停顿,加语气助词,加微表情、微动作等,这些都可以增加你说话时的表现力,也会形成你说话的风格。但是在写作中,你呈现出来的只有文字,要用相对固定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这就需要在文字本身下功夫,比如增加文字的张力(用更生动的词汇;用文字描述场景,创造想象空间等)。


不建议写作时用比较啰嗦的语言,啰嗦的语言在文章中是不美的语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想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讲,不要一句话讲很多遍。


真的会说话就会写作吗?我会说话就会写毕业论文吗?

说话叫语言表达,写作叫文字表达,两者都是在表达自己脑袋里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写作跟说话只是表达介质的不同,所以,会说话就等于会写作。


但是如果是复杂的写作,比如学术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你一方面需要训练自己的思维,做到“肚里有货”,另外一方面也要学习特定文体的语言、逻辑和写作格式。这个时候,单纯靠口语化的写作就不一定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好久不写作,用老师讲的方法,发现自己既不会说话也不会写作了。

很多人有表达恐惧症,总觉得要写成什么样才能“上得了台面”。这反而会成为一种表达障碍——人们轻易不敢说自己的心里话,也不敢把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敢想敢写,不要有顾虑;另外,要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如何用更恰当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接下来我讲一下,拆书稿的开头怎么写。

我们的作业中,很多出现“我”如何.“我”怎么样。这样写是不行地。大家注意下,以后在平台写稿,按平台的要求就可以;但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还不能完美把握。


我:对于读者来说,作者只是个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我”的想法太主观;另一方面,书稿是由主播读出来的,那这个“我”就会变成主播,有时候语气上不好把握,所以现在不要用。


因为新人用“我”只是“我”,而老手用“我”是为了方便叙述,这个“我”带有普适性。他们现在如果能完美把握,不会把“你”写成让读者不舒服的指责和追问语气,不会让读者觉得自己比作者低,那就写,如果不能就别写。


我也用过“我”举例,这个“我”的例子其实不是我自己的经历。

A稿群里,一次写100多篇文章,不过稿的,全是说了这个问题,我们再说说下个问题....

新人不让用“我”“你”是让他们更容易过稿


今天课程相关的内容就分享这些,接下来,给大家说说今天的作业,开头写作。


先给大家一个案例:

如果我们写《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的开头,用林黛玉的故事是否可以,同样是富有才情,但一个有些斤斤计较,一个豁达开朗,这样去对比开头引题,是否合适?林黛玉挑宫花时,刁难仆人,处处要强好胜,所以经常为琐事伤神,最后成为悲剧人物。

现实社会中,有人为追逐名利,或盲目较劲、或患得患失……


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开头是否合适?大家看到这样的开头引题有什么感受呢?


上面的黛玉故事,我只是简略写了,稿件中用了大的篇幅来写。首先,以黛玉引入是另外一个书中的故事,尤其在下一段用了追逐名利,盲目较劲,感觉用在黛玉身上不贴切。她在荣国府虽有贾母庇佑,但是宝玉总不能给她安全感,她的较劲是有理由的。所以观点这里有问题。


如果说追逐名利的话,同时代的张爱玲可能比较贴切,她说“出名要趁早”,也许嫁给胡兰成也是虚荣心作祟。由于所托非人,所以她的结局并不好。其次,最好不写其它书中的故事。如果想用,简单些,二三句话,不要把书名写出来。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所以开头的引题一定要合适,切题,不管是热点、痛点、故事都要和文章融为一体。接下来,大家核对自己稿件的开头,复查,修改,在系统提交作业。没有交稿件的小伙伴修改稿子再交。


写到最后一部分憋不出来了,太痛苦了。怎么办?

 再看看思维导图,三栏笔记,和前面的内容,可能会有些思路,实在不行,就出去溜溜;也可以百度知乎豆瓣搜你念头里的关键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二课:为什么会说话就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