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四方街——二十年前的丽江大研古镇

        云杉坪归来,已是夕阳西沉,古城沐浴在斜阳的余辉中,幽深狭长的小巷曲里拐弯的向前延伸,古色古香的民居透着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意蕴,仿佛有一种磁力,令你情不自禁的把脚踩进去。忘记了旅途的劳累,沿着青花石板铺就的街道,牵着三岁多的女儿,悠闲自在地走进四方街。

        四方街又称大研镇,我以前常常来的。老家在鹤庆,距四方街仅四十多公里。读高中时,家贫,每逢星期天,常和同学一道,骑自行车贩鸡到四方街,一个来回赚上八、九元的差价,十天半月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那时在四方街,心里想的是赶紧把鸡脱手,四方街是啥模样,似乎没什么感受,只是房子比鹤庆城里的多,街道却没有鹤庆城里的宽。

        其实,四方街是很有特色的。说起四方街,那还得从四方街的主人纳西族谈起。纳西族人自称磨些族,隋末唐初,“酋寨星列,互不统摄”的磨些族,所踞地域处于南诏、吐蕃和唐朝势力角逐的中间地段,时为吐蕃所有,时为南诏所辖。为不使磨些族地域成为兵燹之地,磨些人取以中立的态度,在悄无声息中休养生息,势力逐渐强大,形成同大理国抗衡的“段氏虽盛,亦莫能有”的自立局面。

        1253年11月,忽必烈到丽江,大酉长麦良投降,并借元军之势统一了磨些各部落,其子阿良阿胡将丽江宣抚司从罗波城(石鼓)搬迁到大研镇,四方街始得以发展。明朝时,麦良后代归附朱元璋,赐以木姓,并从木得开始世袭丽江土知府,即所谓的木土司、木老爷。木得土司深感皇恩,对汉文化尤为重视,在规划古城建设时,将一山峰取名为文笔峰,寓丽江一方土地文墨昌盛。有了笔,还需有砚,地灵人杰,文脉才会兴旺,故木得给古城取名为大砚。古时研和砚相通,大研镇由此得名。

        曲径通幽,许是黄昏,静谧的街道行人稀少,时不时几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指指点点的闲谈着迎面而过,身披七星披肩的纳西族妇女零零散散的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和善慈祥地与女儿逗趣,惹得女儿挣出手来,一路的撒欢。临街低矮的民居多为平房铺面,出售的多为白族、纳西族的手工艺品,或者是道、佛和东巴教所用的法器,以及真假无法判定的文物。间或,有白族、纳西族、藏族等独有的民族风味食品,一路观览下去,虽没买什么东西,店主却极是热情。

        脚踩青花石板,顺坡而下,就到了中河,临河布街的特征就渐次明朗起来。四方街临河而建,河水曲曲折折、枝枝蔓蔓。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以辐射状态开辟街巷路径,临河的是主街道,街道通小巷,小巷连门洞,一入门洞,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宅院跃入了眼帘。女儿与院落的小猫打闹在一起,我却被院落散发的韵味所折服。这些建筑,颇似北京人的四合院,又透隐着白族民居的轮廓。更为奇特的是,四方街的民居或引水入户,或活水绕屋,或穿墙过厨,门前柳树婆娑,绿荫醉人,虽是高原小镇,却不乏江南水乡的景致,只是江南的水钟于幽静,四方街的水则欢蹦乱跳,泛出一脉活生生的灵气。

       

        雪山、石径、小桥流水、纳西人家,这是对四方街的形象描绘。沿着中河边的石径走,时不时会遇到一座座的石拱桥。中河把古城匀为东西两半,两边的人来往需跨越中河,于是,从明代始,木土司从内地聘来工匠,精心设计,营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的石拱桥。桥造好后,就成了古城的集市,四乡进城的农人,背着农副产品,在石拱桥上歇下背子,在桥耳朵上找个地方坐下叫卖,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桥市生意兴隆。当年,我跟同学贩鸡到四方街,就曾在桥上脱手过。

        信步前行,女儿先我登上了古城大石桥,高兴得在桥上手舞足蹈。桥为双孔石桥,拱圈用石头并列砌置,似是同心圆形,桥面两头呈平缓的自然坡度,给人一种流畅的美感。桥下,一群学生模样的少男少女支起画架,在很投入的写生,自然,他们也成了石桥一景。依着女儿,在桥耳上找个地方坐下,极目前视,清澈见底的溪水欢歌奔涌,曲折有致的街道深巷随着溪水向前延伸,高低错落的民居掩映在柳树的飘动中,我和女儿溶在了四方街的古朴典雅之中……

        次日晨,太阳刚刚升起,我牵着女儿又走进了四方街。

你可能感兴趣的:(脚踩四方街——二十年前的丽江大研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