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学问由来都不“苦哈哈”

《论语·学而第一》:学问由来都不“苦哈哈”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真正的“学问”一定不是“苦哈哈”的。

所以,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淘气的以色列人在儿童读的书上抹上蜜糖,让儿童将读书和甜蜜的体验关联在一起。

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是圣人,将蜜糖抹在书上的是聪明人。还有一大批普通人,接受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认为求学就应该“吃苦”。

客观来讲,苦也好、乐也好,甜也好,都是一种个体感受。

一、学问之乐由何来

为学之乐,乐在哪里呢?

全在于实实在在解决了自己现实中的问题,全在于真真切切看到了自身的成长,全在于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学问的力量。一个三岁的孩子,会对点灯的开关产生迷恋,打开、关上再打开,乐此不疲。因为那个细微的动作,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任何学习都是如此,一旦感受到了力量,便没有“苦哈哈”什么事儿了。

为学之苦,又苦在何处呢?全在于对解决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毫无裨益,全在于丝毫看不到自身的成长,全在于感受不到所学的力量。

大班额教学是苦还是乐?

孔子用君子、有道、好学三顶帽子,在两千多年前实现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私学成就,你说他老人家是苦还是乐。三顶帽子是他创造性的尽情发挥,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是他教学的现实成果。所以,他得意的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此可见,为学之乐关键在自身上下功夫。以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为目标,以促进自身的成长为着力,以运用和发挥所学的力量为己任。

站在现实世界之中,循着精进之道,不断勉力向上、向前,感受为学之乐,人生之乐,这就是孔子眼中的学问。

二、还没有找到学问之乐的子贡

见老师把颜回树立成“学习标兵”,子贡凑上来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意思是说,颜回家贫,能安于困窘,专心求学的确不错。像我们这种不那么贫的怎样才能成为“学习标兵”呢?

处在贫困之中的人,面对比自己富足的人能够不谄媚;物质丰裕的人,面对生活不如自己的人能够不骄横,这样做算不算是“学习标兵”呢?

很显然,子贡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看看他,知道他忘了“精进之道”的关键在于不断向上、向前。小伙子显然有点儿耽于现状了。

一方面想做颜回那样的“学习标兵”,另一方面又无法过颜回那样的困窘生活。子贡同学在现实之中迷失了。

三、回到学问之乐上来的点拨

孔子首先肯定了子贡的说法。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以呀!但最好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生活条件还不错的你,就不要学颜回过苦哈哈的日子了。但你要注意——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里都要用自己的学问不断向上,向前。处在贫困之中,要安贫乐道一点;处在富足的生活之中,要做“好礼”的典范。

颜回做了贫而乐道的标兵,你完全可以做富而好礼的典范嘛!

四、子贡的顿悟——为学之乐贵在不断精进

听了老师的肯定,受了孔子的点拨,子贡恍然大悟,想起老师倡导大家做的“君子”,想起《诗经·卫风·淇奥》中对于君子的描述,于是脱口而出: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诗经》中所说的,君子在追求学问,加强自我修养时就应当像加工骨器那样切完了还要磋,像加工玉器那样琢了还要磨,是不是就是先生说的这个意思?

老人家一看,这小子原来是要表扬的。没问题,马上给他竖个大拇指:小伙子呀,不得了!可以坐下来一起谈《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可以想到本源,想到其它,可以触类旁通了!

本来一肚子不如意的子贡,听老师这番话,屁颠颠,乐哈哈去求自己的“学问”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而第一》:学问由来都不“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