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2016年,猴宝宝女儿来到我的身边。我从没想过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会给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出生得较早,她从小体质就很差,几乎每半个月我们就要带她去一趟医院,瑞安这边的看不好,都得跑温州,好的儿科医生很难挂得到号,我和我老公就学会了找黄牛看病,到现在我们还会联系他,偶尔同事也会向我询问黄牛的号码,我觉得这个黄牛应该要给我些介绍费才对。五六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有些医生的名字。

新手妈妈嘛,啥也不懂,不怎么会养孩子,整个人就很焦虑,很崩溃,浑身散发着负能量。因为这样的自己,亲密关系也一度变得非常糟糕,经常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老公吵架,现在我老公有时候都会开玩笑地说我那会定时一个月发一次神经,当然现在不会了。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很痛苦,时常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生孩子,没有孩子多好啊,想干嘛就干嘛,为什么要生一个来折腾自己呢?

我以为熬过了头两年,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没想到越大越难教,女儿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说他一句,她立马回我一句,把我的话原封不动地送还给我,有时候我真的是哭笑不得。我们说的话娃都不怎么听,我想应该是我们的说话方式有问题。所以为了怎么养育女儿,我如饥似渴地看各种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不管这种方式是“功利”的,抑或是想从书本中找到慰藉,疗愈我内心的焦躁不安,我都很感谢我的女儿,因为她的妈妈以前几乎不看书,活得浑浑噩噩。

有次在周校组织的活动中,我认识到了著名的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很庆幸遇到了他,读到了他的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让我明白原来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是什么样的,你的孩子也是什么样的,父母要先做好自己,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做出改变。这几年,从为人妻到为人母的角色转变,让我惶恐焦虑,也一度让我奔溃,但是在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却更能感同身受到家长们的各种心情,学会了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和他们沟通交流,我更有底气也更有经验,孩子教会了我,我把所学的再讲给我们的家长听。我时不时地会在班级群里发一些我看过觉得好的关于家庭教育类的文章或推荐书目。

张文质老师说:“长得太快的树木,往往都特别脆弱,对于树木来说,长得慢才能活得久,长得慢才能活得好。人也是如此。除了学业,人生的面向还有很多,一个人如果把生命的精气神都耗在学业上了,那生命的成长就有问题了。”

2019年10月29日,我还在绍兴参加学时培训,就收到了我们班A同学的妈妈发我的一番话:“老师,有时候凶完他我也很后悔,是不是我太急了,还好他性格开朗,比较皮实,都会主动给我道歉,哄我。这学期数学也是有进步的,口算也进步了不小。”

这A同学,在我们班算得上是个“传奇”的人物了。灾难般的成绩,做什么都慢悠悠,一大堆的毛病,偷懒不写作业,讲脏话,撒谎,不爱阅读。但是他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英语老师夸他口语也可以,小组发言的时候语言组织能力也强。对着他,有时候我都要被气得跳脚,更别提他妈妈了,经常向我大吐苦水。他和学习应该就是两个绝缘体,永远碰不到一起。但是能怎么办呢?要放弃他不管吗?我有时候都会想如果我的女儿将来上学也这样,那她会碰到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所以每当想要算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女儿,还是要管他的,他的学习我实在拯救不了,起码可以让他改掉一些不好的毛病。在他说脏话骂别人,想要引起同学们的关注时,我不会再大声责骂他,而是跟他讲道理;他偷懒不想背古诗时,我会放宽期限给他;我会特意挑一些趣味性强字数较少的书送给他看。

看了一些书,我也知道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实每个生命有他自己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就像一棵树,总有长得快长得慢的,我们不能只看到长得快的,而对慢的孩子“揠苗助长”。

前段时间读到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要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和成熟。是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去摸索、去探寻,让我们在体会迷惘、经历心痛之后,重拾希望,为人生增添无限可能,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宽广;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心灵才会日臻成熟。

父母这一职业,是我们毕生要修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孩子,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