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的事?我包办,代替了么?我给别人机会去做,给别人时间练习了么?

20210111周一

*一大早,同事急冲冲的跑进办公室,边换衣服边喘气,抬头看看表,连声说,“还好没迟到,赶张死了。现在天冷,天天叫孩子起床成了大问题。”

说实话,去年之前,我家也有这样的情况。大早上,因为到点起床没,来不来得及吃饭,冷不冷穿什么衣服等小事儿,成天家里嗷嗷嗷。不是姥姥催,就是妈妈说,孩子要么没听见似的不动,要么被催的说的不耐烦了恼了顶顶嘴;结果孩子爸爸听得烦了,再吼两句。

想想看,一大早就这么乱糟糟,谁的心情好?!关键是,催了说了,起作用吗?有效果么?

孩子觉得反正你会叫他起床,催他吃饭,反正你更在意他迟到不迟到,在意他冷了热了……所以,他对这些事儿不上心,不仅不上心,反而还觉得,你成天管他说他,好烦哦。

越来越体会到老师说的那句话:明明是孩子的事情,结果家长把之当成了自己的事;家长越是在意,孩子反而不那么在意;家长越是盯着催着说着,孩子越烦越逆反越不愿听不愿做。

也是,到点起床,吃早饭,穿什么衣服…这些本都是孩子的事,可我们总担心孩子迟到,在意孩子吃不吃早饭,冷不冷热不热……这些就成了家长的事。家长一旦紧盯着这些事儿,对孩子各种的催说,有这样那样的应该标准…孩子自然就一边依赖你,一边烦你或怨你。

*越来越知道,谁的事情谁负责。别老是越界或是对别人的事大包大揽,指手画脚。在别人需要和提出求助的时候,我们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及帮助。

明确事情的主体者是谁(这是谁的事?),更能让人主动为自己的事负责,发挥自己做事的主动性。

*今日摘抄:

1

当孩子出现生活习惯问题时(不管是迟到、写作业慢,还是不爱收拾,不会安排时间,等等),家长们不要急着批评指责孩子,而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我是不是过于包办孩子的生活,让他缺少了体验的机会?

我是不是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引导和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而不是一味要求他、指责他?

孩子出现习惯问题,我是不是做到了只找自己的原因,不找别人的原因?

(是的,就如老师所说: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体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信任过孩子,在思想上、生活上总是包办孩子,替孩子操心,替他负责,他的事我们比他还在意,孩子哪有主动去做去练习去表现的机会?哪有价值感,成就感?!

只要是“死不了,残不了”的事,都尽可能的让孩子去体验,那怕做不好,做错了。凡事都有个过程,别妄想一下子就做好,一下子就全做对做到。只有体验了才会有经验或教训。

更何况,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并没有做好,并没有养成好习惯。孩子只不过把我们的日常行为,展示给我们看罢了。

所以,一是提醒自己,别偷走孩子的责任,给孩子时间空间学习练习,去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二来,也检视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到位,也该有所改正。孩子,只不过是我们的影子,镜子。)

摘抄:

2

很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慢慢来,别心急,别有高要求高期待。

(对自己,对别人,都如是。一次两次三次…做不会做不好做不到,都别心急,别贪求结果。该请教请教,该求助求助,对于别人,该帮助的帮助。)

人呐,该自己走的路,一点儿都偷不得懒。

别人替你做的事情,早晚自己还要重做一遍。

还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这样比较踏实一些。

只有自己走过的路,才能记得住;自己练习的学会的,才是自己的!

(孩子也是如此。自己做了,练习了,才能变成自己的本事。)

*今日练习:这是谁的事?我包办,代替了么?我给别人机会去做,给别人时间练习了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谁的事?我包办,代替了么?我给别人机会去做,给别人时间练习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