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追求的“自由”,最终都会变成“灵魂的和平”

有很多朋友到中年后,背负工作和家庭仍然坚持学习,很多人都把追求“自由”作为自己提升的动力,对于“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设想一下,你可以选择在非法定假日去休假,在孩子小时有时间陪他走遍名山大川,负担得起自己想要的而不奢靡,有足够的时间看自己想看的闲书,想起工作时心中充满喜悦和期盼,有可以经营的兴趣爱好,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和好奇……

这样的日子美吧?这就是我所向往的自由生活。

最近在听高晓松的《晓说》,虽说今年5月已经停播了,但这档节目开播时并没有怎么关注,因为关注之前它对于我来说“没用”,虽然早已久仰大名。我关注它是今年春节,那段时间我才真正放松下来考虑自己到底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之前我一直在学习那时“有用”,而今天看来“无用”的东西。《晓说》吸引我的正是高晓松精神的自由和博学,他看书可以看得非常细,在那些有意思的地方停留品味,他不考虑有用,关键是自己觉得好玩。如果一个人心灵不富足,是不会储存那么多看似“无用”的逸闻趣事的。

他已经是那个获得“高度自由”的人了,叫人好生羡慕!

于谦在《玩儿》的自序中说:每个人都有和自然、动物亲近的一种天性,现代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压抑着这种天性,忘记了人原本应该这样的生活。

古诗里有很多描写闲情逸致的词句,看看古人是如何“虚度时光”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不由觉得那种意境、那种恬淡,才是生而为人原本应该有的生活。

成年后的生活,充斥着“成功学”:陈安之的演讲,吴士宏、唐骏达到的职业巅峰,张朝阳,马云,李彦宏,丁磊,黄光欲,陈天桥,马化腾……商界大佬的传奇。故事听多了,不免陷入“时常立志,时常坍塌,时常重建,时常内耗,反复更替”的怪圈里,心余力绌渐显。

近日翻看《中国哲学简史》,其中一篇“获得幸福的相对方法”颇受启发。文章中讲到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庄子》第一篇文章“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话说鲲化成的大鸟叫鹏,无比的厉害,能飞九万里,可以半年不休息,直到抵达目的地“南冥”。与之相对的一种小鸟,名为“学鸠”,它可以从这棵树飞到另外一棵树,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用不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

大鸟和小鸟的能力相差悬殊,但它们都做了自己能做的和爱做的。换句话说他们都实现了自我,也获得了同样的幸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必和别人比,因为先天的资质、后天的资历都不同。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虽然得到的是相对的幸福(幸福都是相对的),会让你更开心。做有趣的事,看有趣的书,学感兴趣的东西,在自然的状态下发挥自己的本能做事。这种听从内心的感觉行动,多像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虽然对世界一无所知,但实实在在的享受着灵魂的和平与安宁。

借用于谦老师一段话:“这我不抬杠,有钱才能更好地玩儿的。但我书中想说的东西跟前真的关系不大。我想说的是有钱没钱都要玩儿,有的玩儿没的玩儿都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实际上我所说的玩儿,是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心态,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让自己活得真实而潇洒。”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所追求的“自由”,最终都会变成“灵魂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