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对外观和内心关系的随性感受

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大概是很多段随性的感受组合起来的,不同年纪的感知力度也有很大区别。年纪大一点,才渐渐看到人的外观和内心究竟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从单纯里长起来的人,做到这样,真是很好。

人说,观其言,察其行。言语是表露内心的第一出口,尤其是未经思索的、直接说出的话,往往表达地是潜意识里一直盘旋着的心思。很多次,我说过话以后,才发觉此话不妥,这是自己的心思没跟上说话环境的变动时,心里的觉知。幸而人是往成熟处走的,慢慢地也能学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么悄无声息地再找补回来。

行为更直接,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做出来的事,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即使有诸多借口,当一个人的行为始终如此,形象也无法被语言修饰得偏离事实。比如李笑来,只有他的行为才能代表他的真实品质,他说过的话,并无法证实他是真诚的。我初读他的文字,觉得他真是很真诚又坦然,可是他做过什么样的事,好的还是坏的,我却一概不知。只能暂时收起由文字产生的敬佩,毕竟他的思想某些部分很开明,却并不是真理。

人的言和行,随着成熟度的变化,一路变迁。青涩时,言行坦率而直接,往往不合时宜,这样表现其实是对说话做事时的氛围没有大面的感知,只凭一股自信,抒发自我感受,觉得自己的观点最好,大家都应颔首笑纳。不过问题出在,阅历太少,对人和事的生命周期并不全然了解时,只看到了一小点,思维圈在了一个面里,便以为自己的是最好的。

这世界上,本没有在任何时地绝对正确的真理,不过是一时一地刚好适合的方法,如果非得拿出来,说自己看过的所有人,经历的所有事,都是照这个法子做的,这个道理就是普天适用的。也只能让人觉得,夏虫不可语冰,没见过黑天鹅就非得普天之下只能有白天鹅么。

不过人的内心,还有比行为更直接的展现窗口,却往往隐秘,不为人关注,这窗口就是情绪。情绪是离散化的、片段的展示,如果内心散漫不安,情绪也往往不够稳定,容易突然爆发。而内心安定从容者,情绪往往镇定冷静。

测谎专家可以凭借微表情、话语来识别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捕捉了潜意识不被人控制时流露的细节。普通人无法识别潜意识细节,但如果能感知情绪变动,对与人的关系,往往也是莫大帮助。每一段关系的接触,如果以温暖开始,以安心进展,以好心情结束,必然是对关系的增进,对双方感情的加深。而每一段关系接触时,如果都以冲突和分歧,甚至争吵结束,必然是留下一个阴影,给双方留下猜忌和怀疑。

阅历丰富者,在与人接触时,会持续关注对方的情绪感受,营造出一个让对方信任、安心的氛围,确保双方的内心都是开阔的,即使观点分歧,也可以坦诚布公地商讨,为最好的结果而努力。当对方情绪略有挫败,就会立即转换话题,良性关系仍是重要的目的,话题是可以再找时机进行的。

樊登提到一个观点,对公平的坚持,往往是弱者追寻的,而强者并不以公正为最终目的。如果事情结果能够皆大欢喜,强者自身没有取得公平,这个结果强者依然可以接受。

这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我有很多情绪往往是因对公平感的执着而起,当内心认定这个结果对我不公平时,情绪一下子就爆发,愤怒的状态是无法听从任何劝导的,便会带来更糟糕的结果,破坏了关系、搞砸了事情、损失了利益。看来是苦于弱者状态久矣。

公平这种感受,其实是思维认知带出来的,只要放弃虚构出的绝对公平,追求更好的双赢局面,事情就会变好很多。比如喜欢毒舌的人,只要别人占了言语上的上风,就一定要来几句狠话把别人刺下去,暂时看是在话锋上赢得了局面,其实失掉了关系,让人越来越疏远。

当不追求绝对公平,不在意暂时的蝇头小利后,才发现人和关系是最重要的。只有放开对自我的执着,关注别人的需要,才能感受到,每个人原来无时无刻,不在用各种动作、表情和话意,用全部的外观,来展现着自我和内心。这时,即使自己没有亲眼看见之前的因,也可以觉察出他人的努力、善意、温暖和沮丧、失落、黯然,便知自己要给到鼓励、赞扬、感谢和安慰、接纳、陪伴。

渐渐地,可以感觉他人更真诚地袒露内心,关系便更加亲密。自然,要觉察出情绪的流动,还需要很多阅历和常识,不过,这必然是一个希望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段对外观和内心关系的随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