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大家在养育孩子上面还有哪些困惑呢?

现在很多家长对教育孩子这个问题感到十分的苦恼,已黔驴技穷,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因错误的方法教坏了孩子,得不偿失,可又苦于没找到十足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信心对孩子施行家庭教育,所以感到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其实,教育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困难,只要你有心,用心就行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最正确的教育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教育方法,这具体包括些什么,读完这篇文章你将有所收获,下面进入主题。

所谓教育孩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庭教育,那么何为家庭教育呢?

简而言之,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对孩子的早期培养,我们一般分两种方式进行,一个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另一个是潜移默化式的家庭教育。

其实,说到底教育发挥作用的正面场所并不在学校而在家庭。

当孩子还小时,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可能还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庭教育的质量决定孩子的成长甚至是孩子将来人生的整体质量。

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每个孩子也都希望有个民主型的家长,这些要求与愿望都是相互的,而且听话的孩子与民主型的家长本身就是一对配合十分默契的关系,孩子听不听话往往是由家长的性质所决定的。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那就开始注意以下这几点吧!

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错误的事情。

17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经把出生不久的儿童比作是一块白板,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就像一块未经涂抹没有掺杂任何杂质的白板,儿童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后天经验上的。

的确如此,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懵懂无知的,他们没有知识的原始积累,因此需要在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熏陶下促进自己的成长,而最早与他们接触的对象就是他们的父母。

因为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很强,这也是他们早期学习新技能的最主要的方法,所以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视为在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或者是说话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年幼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所以也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实不是的,上面也提到过孩子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他们进行模仿不需要正规的理由,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模仿但就是由于原始冲动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父母的做法表现出同样的行为了。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于他们的意义就是别人根本无法代替的,也正因为如此,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可能被孩子视为经典或奉为圭臬。

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与别人说话不分轻重,不分昼夜的玩手机,过马路闯红灯,随地吐痰等等。

这些恶习看似对孩子没有造成影响,其实已经在无形中给孩子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有个词叫做潜移默化,孩子由于年纪还小可能表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等孩子长大之后,这些坏毛病都会照着父母的模板刻画出来。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熊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熊孩子,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咱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深刻经验。

所以,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一定要先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要孩子以自己为榜样,学习自己好的一面。

二、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不是对立面。

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很多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而故意的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是对教育无益的。

大多数孩子在被家长进行一番数落之后都会表现出嚎啕大哭,是因为这种方法是他们维护自尊唯一的办法,孩子不懂得用具体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所以只能用哭这种方式去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

孩子不听话是有理由的,是因为家长根本就无法或者是不想去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我经常看见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式不是一言不合就开骂就是不行不听话就开打,而且是男女混合双打的那种,请问这种方法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用吗?

孩子后来是变的听话了,但这些毕竟都是暂时的,因为孩子并不是对家长发自内心的臣服,而是害怕他们的教育方式,惧怕父母再次用打骂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是否接受他们的教育,家长如果不尊重孩子,只通过打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孩子就会用哭和跑的方式来进行抵抗,有因必有果,事实就是这样。

所以在教育中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方法,因为教育孩子你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去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无疑是把孩子推向了与自己敌对的一面,这根本有碍于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学会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如果表现的好要以实时的奖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让他再接再厉,促使他下次表现的更好。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容易得到满足,有时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小小的礼物就能让孩子开心一整天。

孩子如果做错了,就千万注意不要再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地方,哪怕是微乎其微,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他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注意,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而不是由家长给孩子直接指出来。

比如说孩子在室内踢球打碎了花瓶,按照常规的教育方法,父母肯定是对孩子进行一顿臭骂,说出的话不仅难听,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又进行了二重伤害,因为打碎花瓶本身就已经令孩子十分难过了,再加上父母的恶言相向,对他们的坏情绪无疑推波助澜。

这样有什么后果,可能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本来会主动向父母道歉,但由于父母的过激行为激起了孩子的抵抗心理,两人便可能因此吵起来,谁也不服谁,把事情恶化。

四、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并实现“均爱”

溺爱和漠视都会导致孩子心理畸形发展,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他们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精神上的需求,但不能过度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给予孩子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和必需品就可以了。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要实现“均爱”,这一点是相对于那些多子女家庭来说的,如果你的家里就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可以忽略这一点。

在多子女的家庭,不能因为子女的长相、性格和智愚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偏爱,并进而采用宽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子女,偏爱是形成孩子不良人格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小孩子也具有嫉妒心理,他们的嫉妒心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其他孩子的偏爱与过于关注上,如果孩子受到冷落,那么他就会表现的十分调皮捣蛋,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

所以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尤其要注意不能对任何一个孩子偏心。因为对任何一个孩子偏心,对其他的孩子就是赤裸裸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所留下的后遗症可能尾随他今后的一辈子。

今年上半年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就是一个童年被忽视的孩子,父母偏心,只对儿子好,作为女儿的她只要和弟弟闹矛盾就是她的错,父母如此偏袒她的弟弟使她长大后一直对父母怀恨在心,对苏家的回忆就只有伤痛和仇恨,无法释怀,所以她对自己的父母一直都是冷冰冰的态度,说到底,这本身不是苏明玉的错,这是作为父母的不合格即偏心所致。

我们经常能看到两个孩子因为争抢某样东西而发生争执,其实这是争爱的表现,作为他们的父母,一定不要从表面上去协调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他们争的不单单是这件物品,而是父母对他们的关注。

如果父母在这方面协调不好,结果好一点是小打小闹,坏一点就是引起孩子之间手足相残,这绝非危言耸听,出现这种情况的例子至今数不胜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自行搜索,我就不在这举例了。

“有人用童年治愈现在,而有人用现在治愈童年”,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道理,的确,对孩子来说,父母实现均爱不偏袒,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引以为重,反求诸己。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充当孩子成长的主导者,而是要充当一个引领者的角色,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给予孩子恰当的关心,只有在充满爱与尊重的家庭氛围中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是最合格的父母。

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学到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