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人间世(九)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之前我们讲到,颜回已经被老师深深地折服,请教老师有何妙法。可以看得出来,孔夫子真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非常懂得教学之法。

孔子说了一个字:斋。这个字大家都认得,但是,它的意义,可能我们都会和宗教当中的持斋茹素联系起来。后面夫子补充了一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这实际上已经点拨出“斋”的含义了,前面颜回的各种方法,不仅犯了杂多的毛病,更主要的是,那些都是有心而为,所以说他是“犹师心者也”。

“易之者,皞天不宜”,凭着主观意识,尽管可以达成目的,但是,却是违反了天道的法则。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依靠心意识而形成的价值标准、是非判断能力,是世间人处世应物的“法宝”。然而,修道最忌讳的,便是这种自以为是的知见,圣人讲“弃智”、说“止于不知”,教人“放心”,因为我们的知,我们这个善于分别的心,常在私欲的驱使之下。有心、刻意地去做任何事,所得到的结果,也是有为的,是不究竟、不圆满的。

和我们一样,颜回也误解了“斋”的深意,他说:我一向贫寒,几个月都不饮酒,也吃不到荤腥。这个样子,算不算是“斋”?

佛教主张素食,尤其是在中国汉传佛教里,素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有些人把持斋理解成狭义的“素口”,在贯彻落实上,相当的精严,丝毫不敢马虎。但是,素食是不是就可以获得解脱,达到佛法教人的目的?佛陀制定的所有规范,包括戒律,是要在事相上帮助众生断除烦恼,保持清净。所谓的解脱,是指心灵的涤除染污,是精神境界的开显,不仅仅只是身口意等行为上的端正。如果内心没有真正觉悟过来,根本的三毒还没有拔除,纵然在行上做的有模有样,可是这样只是培植了有漏的福报而已。修行绝不可以自欺欺人,素心才最为重要,这也并非是说在行持上就可以不注意,形式当然很主要,但是一定要知道,这些形式的目的在何处。

后面孔子直接点出“心斋”二字,这是本篇《人间世》的文眼,是庄子教给我们的工夫。

什么是心斋?孔夫子为颜回解释:

“若一志”,照应前面“道不欲杂”“太多政法”而来,强调“一”的重要性。我们的用心,一定要专一而不旁骛,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因戒而生定,戒什么?戒掉贪嗔痴,戒掉妄想杂念,这些都要靠真实的工夫。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用心去听,还是免不了意识分别的干扰,如果是“反闻闻自性”,凭借着“气”去听,就真正得以闻见天籁了。观世音菩萨修的法门叫做“耳根圆通”,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耳根最利,“此方真妙体,清净在音闻”。用没有分别心的本觉自性照现万事万物,才可以洞悉事物的真相。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耳朵作为一种感官,它的作用,只是接收声音。我们人类所能听见的声音,是极其有限的,那些超声波、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所以,只肯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我们并不能正确的了知事物。而我们这个心,它的作用是分别拣择,对感官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各种符号,比如说语言文字、思想观念,都是意识心的造作。这些符号,不等于就是事物的真实,只是借助于各种的名相,来形容事物而已。要想彻底地认识真理,认识万法的本体,就必须离于言说与文字相。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心斋的要点,就在于“虚”。“唯道集虚”,只有内心虚灵,才可以如镜之映物,了了分明。镜子没有自己的主观,它不会对出现在其中的物有所拣别,更不会对于妍媸有好恶之心。所以,心斋的虚,实际上就是《逍遥游》里的“无己”,就是《齐物论》当中的“丧我”。

对于“我”的执着越轻,我们才越接近于道,才能清楚地看见本来面目。所以,做工夫从哪里入手?是要由放心开始,放下的越多,负担越少,烦恼轻,智慧就增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庄漫笔——人间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