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需要被人提醒“讲逻辑”?我们自己“讲逻辑”的时候,是不是话里真的能“有点儿东西”,能让别人和自己都一下子就理解,还心甘情愿地被说服?到底什么样的“小逻辑”里,能带给我们想实实在在去转变的“真东西”?
因为没目标或丧失目标厌学、因为重复且貌似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的工作内容感到迷茫无聊、找不到下一份可心的工作、抽烟、酗酒······遇到任何一种情形就够倒霉的了,所以,人们遇到处在这些困境里的人,第一想法也是“安慰”,也愿意适当地给予帮助。问题出在:“到底什么样的帮助是更加行之有效的?”安慰不会凭白地变成食物和工资,适当给出的帮助不会永远因为爱心而不存在标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中国的古训,《小逻辑》这本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本书最发人深省之处,先是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一个很清楚的逻辑,理顺并相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认定自己当前的不利处境绝非无法改变,愿意尝试书中的建议,直到习惯用书中的逻辑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本书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人的思维分为快、慢两种系统。快系统是接近于本能的低耗能思维(比如基本上不用思考就能迅速地回答出“天是蓝色的”),慢系统是需要更多逻辑思维的思考和心理过程(比如通过对比选择出一所心仪的大学)。
一旦设定大的人生目标,慢系统就会本能地作用于我们自己——帮助我们谨慎地进行思考、判断和衡量。因此,即便我们知道这些目标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肯定是有益的,但慢系统的本质决定了它就算在我们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依旧需要人们头脑中“长期的坚持和自励”的思维的加持,才可能变为现实。
二者对人生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成:越是处在人生低谷,我们越需要用慢系统重置人生;越是过的顺风顺水,我们越要审视自己的快系统作出的每一个细微的决定。可是,很多人正是无法长期坚持和自励才崩溃的,他们的慢系统首先已经被自我否定了,需要在别人更多的帮助下,尽快实现一些自我成功,先激活自己的快系统来肯定自己人生的意义,才会再次让自己的慢系统产生作用。
因此,这是天然的矛盾,却并非不可化解不可调和:我们应该学会,一旦设定目标,先从自己的思维层面上,学着快速把自己的慢系统,拆解成容易实现的一个个“快系统小目标”。然后,以这些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实现,不断激励自己,直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
随后,就涉及到“承诺机制”、“分享机制”和“反馈机制”了。在这几个章节里,作者所处的西方社交文化就体现出了与东方的明显的差异。因为书中认为,这些机制都需要身边有可以信赖、很有原则,你又绝不好意思当面指斥对方“情商低”、“较真儿”、“你自己算什么”的人来协助(比如要求你穿上你最讨厌但对方最喜欢的球队队服的同事、要求你交出打赌戒烟不成就必须拿出来的“惩罚金”的朋友、你放弃挑战活动就敢于让你必须捐出一定慈善物品的临时队友等),但这些人最好不是你的家人和好朋友,因为那样他们和你自己都会因为“同情和爱护”,让这种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
可是转换成中国模式,这些人才是真的能将你在朋友圈承诺减肥、戒烟等说法认真地截图,并要求你兑现“如果我没有做到就如何重重惩罚自己”的结果的人,因为关系不密切的人只会对你的失败一笑置之,继续过自己的日子,而你有言在先,就必须对周围的人有个交代。因为你发了朋友圈就默认了他们的任务就是督促你反省自己,甚至是以身作则地用行动对比着你认清自己(其中的风险,视承诺者和监督者各自确认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自己的“面子”比不比得过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而定)。
最后,也要学会适当利用快系统为自己提供奖励机制,学会迅速在短时间内吧快系统也切换到慢系统,评估用来自我奖励的快系统会不会带来深层次的负面影响(一高兴奖励自己吃冰淇淋和一高兴准备尝试精神类兴奋药品肯定不是同一层次的自我奖励,二者的利害关系也一目了然)。同时,设置“连接纽带”,改掉自己“常常无视常识”的毛病:要把每一次失败都看作是优化自己行为质量的考验,也不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不良习惯找借口,试着直接设置完全改掉坏毛病的目标,在实践、办事的过程中催生技能,直到能做到“用技能催生技能”。
本书的附录有一些用“小逻辑”拆分的目标的例子,对健身、陪孩子、创造影响等目标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规划,每一个步骤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简单,但是,坚持下去,没有人会怀疑自己做不到。
从现在起,不要再把自己绞尽脑汁放任自己的滥借口当成“小逻辑”讲了。因为真的“小逻辑”里,永远有能彻底改变你种种不如意的“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