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虾托起致富梦

7月3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筑梦漳浦,虾行天下”实践队前往漳浦县南境村开展实地对虾产业养殖情况调研。

南境村为漳浦县深土镇下辖行政村,位于深土镇东部滨海丘陵地带,南临将军澳海域,北邻东吴村,西邻大肖村,东隔赤湖溪入海口,向海而生。上世纪70~80年代以海洋捕捞和外出打工为主,90年代初期开始养殖斑节对虾(草虾),2000年凡纳滨对虾引进后虾养殖迅速发展,很多原先在外打工村民纷纷回村养虾,到2010年对虾高位池模式的推广,对虾养殖为支柱产业。目前全村高位池1200多口,养殖面积近2000亩,全村约百分之九十人口从事对虾一线生产养殖及动保、饲料、苗种等相关产业,南境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对虾养殖村。一尾虾致富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个村,全村“养虾盖别墅”的致富神话成为行业的美谈。当地的人民群众的勤劳为乐,依托地利,甘于拼搏,积极进取,有力促进当地的乡村振兴。

1、寻找养虾致富带头人

上午,实践队员们到达漳浦县南境村并分成四组有序地进行着走访调查。

   第一组同学在海大集团业务推广人员的协助下,先后与当地的饲料、动保产品经销商陈华财、大学返乡养虾致富人陈伟平交流产品生产经验,从交流当中了解到南境村对虾高位池养殖的源流脉络。

    陈华财老板讲述到2012年由村民自发贷款用于高位池建设累计三亿余元等事迹,在他的介绍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勤劳致富的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画面跃然于眼前。

   陈伟平在毕业之后果断事农,与叔叔陈寿金二人接力养殖,陈伟平的叔叔陈寿金也是既从事一线生产也从事饲料动保产品推广的经销商。今年是陈伟平回乡创业的第二年,在第一年的时候,现成的塘口,现成的技术支持,唯独缺乏掌握生产技术的养殖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陈伟平不骄不躁,深入细致地学习全套生产管理,第一年便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第二组同学同时也到另一位致富带头人陈俊杰养殖场进行考察和交流,现场发现,陈俊杰的养殖规模较大,拥有七口高位池,每池的大小达到1.3~1.5亩,去年盈利金刚虾每池净利润最高10万,南美白对虾每池净利润最高40万左右。而在交流过程中,团队发现王老板具有其先进技术:“少量多餐投喂模式”。在其他大多数养殖户中,大多一天投喂四次。而王老板拥有先进的理念,每天投喂五次减少每次的投喂量,使金刚虾可以充分摄食饵料,并保持高度活跃状态,这也是他的虾养的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第三组同学跟随黄永春老师走进致富带头人陈志文养殖场里,同学们了解到,陈老板从2008年开始养殖虾,刚开始土池养殖,饲料以鱼干鱼粉饲喂居多,其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养殖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束手无策,只能放任虾的死亡,2013年开始先尝高位池养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发现这种养殖模式水质可控、放苗大,产量高,效益明显。通过不断总结技术和经验,养殖规模越来越壮大,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同时也带动周边养殖户进行土塘改造,逐步形成了南境村现在的高位池养殖模式。

带队老师回答了养殖户在养虾过程中的疑问,分析对虾虹彩病、白便、肠孢虫等病害的流行特征,提出防控建议。

2、走进南境村

第四组同学在陈融斌带领下沿村口调查南境村的村容村貌。据实践队队员调查,在过去南境村内环保意识较差,渔民直接将养殖尾水直通海湾,造成海湾环境污染,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宣传下南境村状况有所改善。南境村的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中路面干净整洁,村民环保意识大大提高,当地住宅建筑摇身一变成了“小洋房”。村中具备较为完善的老人活动中心,为了当地居民便利,在基础设施旁修建公共厕所;在道路上,每隔十几米设有垃圾桶并有较好的垃圾分类;路边设有许多的环保标语,在宣传环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产学合作,科技交流 

中午,队员们应海大集团邀请到海大漳浦服务中心开展技术交流。首先海大集团王春林总工就漳浦县历年金刚虾养殖情况以及华南金刚虾发展趋势做简要介绍。据了解,金刚虾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密度和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养殖面积约5.7万亩,同比增长18.75%,饲料容量约15.5万吨,同比增长18.75%。福建漳浦养殖趋于饱和,受病害、行情、气候、亲虾供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养殖量预估减少20%-30%。带队老师也就对虾生态养殖、病害流行、尾水处理和对虾产品预制菜作交流。队员们饶有兴趣询问了海大集团就南境村对虾产业的布局进行探讨,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海大集团深耕南境村,派出大量科技人员深入养殖一线,助力水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帮助无数农户走上致富道路。

4、科技服务,现场指导

下午,在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书柯带领下,队员们和中正水产科技公司科研团队到养殖户陈志民家的院子里开展养殖技术交流,陈志民是南境村首批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开创者,为村里养虾业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从早期只敢放几千尾虾苗,到现在每口高位池(约1.4亩)放50~80万左右虾苗,产量从几百斤几千斤到现在平均每口产量破万,每口顺利合理收益约20万元,是技术的提升,是经验的积累,是“养虾如养儿”的精细,是十年磨一剑的沉淀。

   陈志民特别强调养虾中最重要的是养水环节,俗话说养虾先养水,一个良好的水色搭配精细的管理,才能可以收获满满。由于文化水平低,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很多道理无法表达出来,造成很多的困惑。

带队老师黄永春教授充分肯定他认真细致发管理经验,根据自己的科研结果,帮他分析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马上使他明白过来。陈志民感慨到他非常希望能走进校园,坐在教室里学习。交流中附近的养殖户闻讯而来,院子里马上热闹起来,纷纷提出各自养殖过程的疑惑,黄老师和陈老师一一做了解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对虾养殖的水质调节、投喂管理、病害防控方法以及南境村对虾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密切关系,特别支持对南境村目前在春夏季引入“金刚虾”养殖,秋冬季南美白对虾养殖,有效利用养殖季节差,形成了特色的“白+黑”养殖模式,不仅可打破连做障碍,还能有效增产增效,降低塘口的空置率,促进南境村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乡村建设。

结束时,养殖户纷纷加上微信希望今后能得到帮助。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基础。随对虾而兴旺的南境村,无疑是一个有力证明。随着对虾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南境村。

产业兴、渔民富、乡村美。至此,我们“逐海踏浪,一路虾行”实践队的所有活动都落下帷幕,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队员感言:

昌俊鹏: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次前往漳浦县的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深化了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对虾产业的认知,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当我深入到乡村中去的时候,我才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只有深入到乡村一线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与困苦,深刻理解人民对乡村振兴的热切盼望。当我听到养殖户们的创业故事时,我也从他们的话语中听出了他们内心的欣喜,也从他们的形容中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一路走来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水产行业,深入乡村一线,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董青艳:这次活动,使我们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让我在实践中认识水产行情,感受农村建设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关注“三农”问题。

陈民浩:两天时间短暂,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养殖致富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金刚虾的兴起,为漳浦地区养殖户带来直接的收益,但随着养殖量的增加,不少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水面,如养殖难度大,养殖经验不足,病害增加等。如何可持续发展这条虾,保持稳定收益,是当下漳浦养殖户所需要考虑的。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知识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彰显功绩,大学生只有服务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年轻的我们要勇敢地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杨斯杰: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对对虾产业有了较为完整的认知,解开了心中很多疑惑,同时也认识到曾经的一些道听途说所获得的描述是不够真实的、不能相信,一定要深入实践。

唐海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是我人生道路上做志愿活动的一个起点。对于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挑战,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身素养的机会。

柏月: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我接触社会的“第一堂课”,它让我明白了我需要学习的事还有很多,小队中值得我学习得人也有很多,正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我没有的品质。

陈东萍:暑期社会实践是一次不一样的旅行,既能增长知识,巩固专业技能,还能拓宽视野,了解不一样的水产,很荣幸有此次机会参与实践,受益匪浅!

赖涌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次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对我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实践能力。三下乡为的是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当今社会,投入其中,去感悟社会。为期2天的实践活动,也落下帷幕,从最初的好奇到最后的不舍,真的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无论那一方面都让我们学到了学校里所没有的东西,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也让我们成长了许多。

康锦森:在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了解了南境村的“金刚虾”养殖情况,也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这也让我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这一方面。

孙哲宇:结束了两天的三下乡活动后,我收获颇丰。三下乡服务活动就是去体验基层的工作生活,蹒跚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虽然不能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地生活相比,但汗流浃背,泥裹白鞋的亲身体验却也让我的心灵有了一丝震撼。带着遍身的汗水,洗去城市的浮华,带着一颗朴实的心,我们热忱地参与到三下乡的服务活动中。在这次活动里,我们走访了许多养虾大户,从他们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原来养殖也讲究知识与方法,也惊叹于一个产业对于小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之大。通过与企业与公司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了养虾产业虽然发展速度与收益十分惊人,但也同样面领着病害,污染环境,智能设备技术不够先进等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养虾兴乡这条路仍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我们这代大学生依然任重道远。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学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降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早日投入到对社会的奉献之中。

汪张印:在这次下三乡活动中,我们去了漳浦县的几个公司和村镇,大致了解了这边养殖业的发展,看完之后我觉得水产养殖业的前景很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欣月: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了解到许多当地的养虾致富带头人,学习到了许多养虾的专业知识和他们分享的养虾的经验,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使我收益颇多。

刘知涵:7月2日至3日,通过参加“筑梦漳浦,虾行天下”实践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了解到了漳浦县整体水产养殖概况以及相对详细的虾养殖历史源流和养殖现状,并下至南境村进行调研,走访了致富带头人、观察了村容村貌。对漳浦县的水产养殖情况的了解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地理环境优势及养虾历史悠久,村民们因地制宜,大多都从事对虾养殖业相关工作,村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步。

黄永春(指导教师):这是我指导团队成员(13名队员)、参观地点、调研内容、行走路线最多,而养殖品种最为单一的一次社会实践。为了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还是很值得的。从这次活动真正体会到小虾米,大产业,一尾虾致富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个村。小小虾米带动养殖、饲料、苗种、销售、加工、运输、制冰、搭棚、餐饮等相关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致富虾。随对虾而兴旺的南境村,无疑是一个有力证明,村里“养虾盖别墅”的致富神话成为行业的美谈。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行业的发展前景,分享养殖户致富旅程和帮扶他人事迹后,从而端正专业思想,树立勤劳致富,敢于创业的精神,培养知农懂农爱农的情怀,积极投身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通讯员:柏月 杨斯杰 陈东萍 康锦森 刘知涵 周凤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尾虾托起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