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2021年度第八本

这是得到app2020年度书单上的一本,吴琦和项飙两代学人,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

能作为方法的,我认为一般都是他者,而本书作为方法的也是每个个体自身。这也体现出了一种反思的趣味性,这意味着自己不仅仅是研究的主体也是客体。这是拉开了一定距离的自我审视。

这里的方法,我品出了三个:乡绅精神、具体描述、底层观察。

乡绅精神一直贯穿了全书,也是项飙的主要特点,乡绅精神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我,是不走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他们有独特的思维,不会随波逐流,这个“乡绅”立足点的不同,不在于自身的实际出发,也不从大局来看问题,他立足的点不高不低,就在那片属于那个阶层的层面。

具体描述,也是项飙对观点表达的方式。用他的话说:他是一个温州人,比起知识分子、学者、老师这些称号,他说自己更像是一个做打火机的温州人,在表达观点、提出意见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把打火机做出来,这本书就是把他做的“打火机”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这,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中的方法体现,也就是注重实体而非华而不实。就如本书的体裁一样,用“对话体”的形式进行,把人类学中深刻、难懂的理论,通过对话的形式体现出来。和《论语》一样,再艰涩的道理,通过语言拆成普通人能接受的样子,讲道理和理论讲述出来。

这也如项飙老师谈到的关于教学问题一样,要培养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和一套操作能力,从哪里切入,怎样看到丰富性,不断质问自己,这些光靠讲都讲不清楚,必须溶解在实践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在能力,所以不是要教他们这个能力,是倒过来,你要进到他那里去,把他们那个能力给勾出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在能力,所以不是要教他们这个能力,是倒过来,你要进到他那里去,把他们那个能力给勾出来。

还有就是底层观察,作为一名人类学家,项飙却是到人类的底层去研究,当然,这里的“底层”不代表阶层,而是直面研究对象。作为一名牛津大学的教授,他并不喜欢深奥的语言和理论去阐述自己的理论,而是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项飙当年在北大做的“浙江村”的调查就是如此,他用六年时间在“浙江村”实地调研,不仅收获了“浙江村”人们的友谊和信任,也让他凭借这份调查而声名鹊起。同时,作为研究事物的基本方法,也一直贯彻他的学术生涯。

拉开距离观察自己,这不仅仅是自我反省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就像项飙的人类学,我们需要的是把自我的方式归结出来,形成一种普世的方法论,从而完善更好的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