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今天继续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到了第11章知识即是目的又是手段,这一章谈到了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对他们来说,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得不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累赘,讨厌的事情,希望尽快摆脱它,那么究竟如何突破这一点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让我眼前一亮。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不当成最终目的,而当成一种手段。使知识不变成静止的,僵死的学问,那怎样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呢?那就需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性工具,下面这个例子最能说明:

我和学生一起来到秋日的果园,这是一个晴朗初秋的艳阳天,柔和的阳光晒暖着大地和静静的树林,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梨树和樱桃树的枝桠显得询烂多彩,我给学生们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述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如树木、掉落在地上的种子、在我们这里过冬的鸟类、昆虫等,怎样在为度过漫长的寒冬做准备,我确信学生们对词和词组的丰富含义和感情色彩有了感受和体验后,便提议他们叙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我亲眼看到马上产生了描述周围自然界的惊人细腻而清晰的思想:“一群白色的天鹅渐渐消央在蔚蓝色的天空……",啄木鸟嗑着树皮,嗑得树身嗒嗒作响……",一只鹳呆立在窠里,眺望着遥远的地方……”,一只蝴蝶停落在菊花上,在晒太阳取暖……”。孩子们不是复述我的话,而是说出自己的词语,思想活跃和丰富起来了,儿童正在培养思考能力,尝到了思索的无比快乐和认识的极大喜悦,觉得自己是思想家。

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给他们讲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他没精打采的坐在那里,你的语言没有打动他的心,而这种对语言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态度是学习上的一大灾难。由此可见,如果语言不作为一种创造手段,占据学生的心灵,如果他们只会熟背别人的思想,而不会创造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语言来表达这种思想,他们就会对语言冷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冷漠态度,不能忽视学生没精打采的神情,要教会他们积极热情的对待语言。

15年在南阳新华书店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打算是一年读一次,实际上没做到,今年暑假拿起来再读,感到收获有点儿大,原来是边读边写,看来写真得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