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天:晨诵

灵山江

11月30日,周二,晴,3-14度

晨5:30起。坐“阅读角”诵读《诗经·王风》三首和《论语·子张》十章。人类记忆的黄金期,以一生而论是十五岁之前,以一日而论是清晨。我已错过了一生的黄金期,现甚为珍惜每一个清晨。清晨,体内阳气初升,人最易兴起,特别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此时,先灌之以圣贤之言涤除浊气,则一整日清气充盈。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清晨诵经,正是“养气”之良方。

《诗经》入门,我推荐这个版本

读《诗经·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蒲……”,扬,是指水流缓慢的样子。扬之水,意为水太小,连一捆柴、一捆荆条、一捆蒲草都漂不动。

读书界有位知名学者,其笔名就叫“扬之水”,是《读书》杂志的老编辑,浙江诸暨人,中国社科院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研究员,长期从事名物研究。她的著作本本都“洛阳纸贵”,她的文字也值如此高价。我以前很奇怪一个女人为何取名“扬之水”,这三个字容易让人与“水性扬花”联系起来。这名字与其大学者的身份不配,与其身形样貌也不配。据说扬之水先生学历低,长相一般,身材也一般,未当编辑前卖过西瓜、开过卡车,整个一个孙二娘,名字却取得如此妖娆。今日读到《扬之水》这首诗,了解此三字的含义,才真正佩服先生的学识深厚。“扬之水”,不正是一位学者的自谦——我的学问浅薄得很,里头根本挑不出一点有份量的东西。扬之水,看似柔媚适合女性,出自诗经,又极为典雅,更蕴含了一个学者的胸怀和志向。若不是对《诗经》熟极而流,怎能从中找到如此漂亮又适合的三个字。扬之水先生为《诗经》写过多部著作,其中有一本《诗经别裁》,是我所读过的今人所写的研究《诗经》的著作中最具学术价值的,书不厚,语言通俗,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价格也是其著作中最低的。

读《论语·子张》篇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是指官府作坊,或集市上陈列器物的商铺。工匠们长期居住在“肆”里才能造出器物。君子也要终身学习才能明道。故日日都要将《四书五经》翻出诵读几章,日中行事、反省皆要将圣贤之言放心头称量。圣贤若一日离身,应如手机未随身携带般心神不宁,非得跑回去拿好才踏实。

又《论语·卫灵公》篇15·25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孔子以前的史官记事,若有疑问或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空着不写(阙文),绝不自己凭空杜撰。古代有马的人,自己不能调服,就请善骑者帮忙调服。孔子举这两例子,是教育弟子为学要谨慎,实事求是。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我已经背了不知多少遍了,虽不能一字不漏通篇背诵,一般在古书中读到引用《论语》章句,哪怕只是一个词的,我很少有不明白的,但有些特别生僻的,仍会被卡住,这时就会翻出《论语》重温,查漏补缺。

我之所以迟迟不动笔写《论语集解》,是因为不想饭还是夹生的,就端给大家吃。必须将《论语》、《诗经》、《孟子》、《荀子》、《礼记》、《尚书》、《大学》、《中庸》、《左传》等几本书读得熟透。熟透的标志就是凡在别处读到引用书中章句,不觉得眼生,且能顺畅理解。读这本书时,脑子里能立刻反映出其他书中的相关论述。然后,写作时才能旁征博引,无缝衔接,且能深入浅出,用自己的语言生动表述。我并不急着出成果,《论语集解》不是什么系统的大工程,一章一篇,就是年老了,也能写。现在我的学问储备不达,我的人生境界不达,还需静心积淀。以日记的方式随读随记,加深记忆与体验,也不错。


早餐:拨鱼面

下午烂神经的牙,装上牙冠,此牙治疗费加牙冠花了三千多。治个牙,真是要治到破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十四天:晨诵)